火拼下午茶经济
标签:
70期下午茶西式生活方式鈥湻褐胁准垛西式餐饮财经 |
分类: 经济动物 |
Economy of Afternoon Tea 火拼下午茶经济
导语:外国连锁餐饮企业仍旧在乐此不疲地打着生活方式牌。星巴克卖生活,麦当劳的麦咖啡也卖生活,百胜的必胜客一直在努力宣扬下午茶经济……无论是先到中国的还是后进中国的,大家都瞄上了这个下午茶的大盘子。
采访/撰文 郭奕涵 编辑 王春霞 图片提供 Getty Images 设计 赵红娜
在倡导少食多餐,建议大家吃得更“碎”的指导思想下,蓬勃的下午茶市场就一直狼烟四起。
伦敦街头,漫无目的的Michael持续着一星期以来一直在做的事情—闲逛。他说,“无所事事”式的游览已经变成了最好的休假方式。不同于以往的匆匆而过,这一周Michael每天都要走进一家小馆,充分享受下午茶时光所带来的慵懒与惬意。
中国人早就有享用下午茶的习惯,尤其在广东、福建等地,这样的习惯早已盛行许久。不过随着饮食文化的融合,下午茶对于都市白领来说,更多的就是一杯咖啡、一小块甜品;或者说,就是一杯星巴克的饮品或是一块必胜客的蛋糕。
事实上,怎样定义下午茶一直有不同声音。狭义上的下午茶,更多是指英式下午茶。英式下午茶发端于英国国力刚刚开始强盛的维多利亚时代,出名的社交爱好者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苦于打发午餐和晚餐(两个主要社交时间)之间漫长悠闲的下午时光,百无聊赖中感到有进食的欲望,就让仆人准备烤面包、奶油和茶。这样的茶点吃起来很是惬意,安娜便邀请好友一起用茶点,让茶与精致的点心伴随她们度过午后时光,后来下午茶便成了贵族社交圈内的风尚。
但广义的下午茶涵盖中西方的众多饮品、糕点,也就是文中所指的下午茶经济。
http://m1.magspace.cn/201210/20121030140754199696.jpg
多年以来,“西式生活方式”这张牌在中国市场百试百灵。无论是市场的新入者还是后入者,他们都表示要给消费者提供一个更好的下午茶体验。大众消费主义下的下午茶经济,更是招来了麦当劳、必胜客、星巴克等一众连锁巨头。这些大众消费主义下午茶的引领者比起小众的英式下午茶有着更广阔的天空。
更早之前,仅几大咖啡连锁巨头就已经公布了在中国的圈地计划。星巴克说方面表示,要在2015年之前,把中国门店数量增加到1500家;Lavazza称,公司已经启动了在华大规模扩张的计划,未来三年内,将在中国的一线和二线城市开出200家新店;麦当劳也计划在北、上、广、深四大城市新开65家独立“麦咖啡”……
姑且用咖啡单品来衡量下下午茶经济吧。中国国际贸易中心的数据显示,在世界咖啡消费年增长率仅2%的情况下,中国的咖啡消费年增长率高达15%;如果按人均计算,自1998年起,中国的人均咖啡消费量是以30%的速度逐年递增。早先进入中国市场的连锁咖啡巨头们正以每年25%的速度稳步扩张店铺数量,而即使是这样快速的发展也还是有足够的空间,仅北京、上海两大城市就有超过2000家咖啡店的市场容量。
“泛中产阶级”概念似乎是这些品牌相信市场会持续火爆的根本原因,根据尼尔森2012年3月调研,中国消费者不断增加家庭娱乐(年增长8%)和外出就餐(年增长4%)的花费。
而德勤报告指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消费者对餐饮企业的要求更趋多元化,对餐品的口味及餐厅的服务体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服务品质更是成为衡量餐饮企业的硬性标准。从消费需求的角度来看,都市年轻白领阶层需求加快了西式餐饮与传统餐饮的融合,休闲餐厅、咖啡厅、茶餐厅等将逐渐成为一种主流餐饮形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