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资管新政大“松绑” 券商转型新能量

(2012-09-21 16:56:20)
标签:

63期

券商

资管新政

中报

资产管理

财经

分类: 钱儿的事



                 资管新政大“松绑” <wbr>券商转型新能量

导语:弱市之下,券商的日子很不好过,靠天吃饭越来越难。转型的通道早已打开,资管新政的出台,能否真正激发证券业未来发展的创新能量?

 

采访/撰文/编辑 马珊珊 图片提供 Getty Images 设计 张薇

 

  中报季刚刚结束,券商交出的成绩单很不理想,“券商转型”这个老话题再次摆上台面。政策红利一出再出,券商创新转型,会有起色吗?

 

  中期业绩:几家欢喜几家忧

  在已公布数据的上市券商中,上半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下滑。其中西部证券降幅最大,达54.88%。东吴证券、招商证券、国元证券、西南证券和兴业证券跌幅分别为39.93%、35.72%、32.53%、15.72% 和9.26%。市值最小的券商股东北证券业绩表现最醒目,共实现营业收入6.1亿元,净利润1.2 亿元,净利润幅度同比增长38.54%。

  东方证券认为,东北证券的承销、自营、利息收入等合计对其业绩形成近60% 的正面贡献,经纪业务是拖累业绩的主要因素,对业绩的负面影响高达35%。中金公司分析师毛军华对此表示担忧,因为投行业务稳定性较弱,公司手续费率相对较高,并且其定向增发尚未完成,业绩释放动力较强,现在估值已处于较高水平,未来容易因市场波动而影响公司业绩。国泰君安则认为,除了颇具实力的基金管理、初具规模的资产管理外,近期先后获得融资融券、质押式报价回购、中小企业私募债资格,加速了创新布局,助推其业绩逆市增长。

  中信建投分析师魏涛认为,西部证券主要受经纪业务市场份额和自营业务收入下降大幅下滑的影响,投行业务则交了“白卷”,市场的持续低迷导致定向资产管理业务没有业绩报酬收入。

  对于招商证券业绩的下滑,方正证券认为,其主要受经纪业务收入量价齐跌和承销业务收入大幅减少的拖累,并且考虑证券行业整体佣金率下滑趋势和弱市下市场活跃度下降,其未来创新业务可能因面临中信证券、海通证券等垄断竞争压力使得发展低于预期。

  单看经济业务收入的表现,业绩形成对比的西部证券和东方证券大幅萎缩。前者经纪业务收入3.19 亿元,同比下降30.07%,后者经纪业务收入3.12 亿元, 同比下降32.78%。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证券行业经纪业务收入达273.3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3%,市场行情低迷,经纪业务萎靡不振。

 

  新政:资管业务大“松绑”

  日前,中国证监会发布了《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下称“《办法》”)及其配套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资产管理业务的“政策松绑”渐行渐近。

  《办法》主要从两方面推动资产管理业务发展,一是将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由行政审批改为备案管理,二是扩大了产品投资范围和资产运用方式、放松产品结构限制等。

  此前,券商集合理财业务行政审批的周期较长,发行速度完全取决于行政力量,导致券商错失发现市场机会的最佳时间窗口。“现在简化这个流程肯定是个利好。”宏源证券固定收益总部首席分析师范为对《东方壹周》the week 表示,银行理财从2007 年的几千亿元到现在的超过10 万亿元,信托产品从零到有,现在也超过了5 万亿元。证券业的绝对数虽然增长,但规模仍仅有几千亿元,相对市场份额仍然很小。

  证监会取消审批制后,券商资管业务的劣势将有所扭转。东兴证券认为,备案制的实施,事实上解除了审核过程中“同一时间段不能申报多只产品”的限制,为滚动发行的短期产品提供了空间,将极大地促进集合理财产品数量的发展,增强产品竞争力。

  证监会对产品投资范围的扩大,将极大地丰富集合理财产品的类型,产品结构及投资比例限制的放开,也将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不同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的需求,推动产品的差异化。范为表示,“结构型产品和指数型产品的出现,是很科学化的一个设计”,因为证券公司的投资经验比银行和信托更丰富。

  东方证券资深分析师王鸣飞认为,新规的投资范围新增了中期票据和银行理财产品,有利于固定收益集合产品的设计和管理。小集合产品则新增了股指期货、利率产品等高风险产品,这意味着券商资管在为高端客户提供全产品线资管服务方面的监管限制已完全消除。

  此前市场预测,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募集资金门槛将从当前的单个客户不低于5 万元(10 万元)以上,降至不低于1 万元,以此来扩大目标客户群。不过,投资人的门槛并未降低。据了解,目前A 股投资者中持仓市值在10 万元以下的占比约为85%,如果能突破这项要求,券商资产管理业务将获得更大的发展。

 

  转型逻辑:创新

  资管新政能否激发证券公司的创新潜能?国泰君安认为,新政将进一步推动资产管理步入成长拐点,虽然集合理财规模受市场影响有萎缩,但定向理财异军突起,资产管理业务将有巨大的增长空间。未来将呈现集合、定向和专项理财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未来2~3 年内资产管理规模可达1.5 万亿元,收入贡献可提升至5% 以上。

  王鸣飞认为,此次对于定向产品,规定“允许由客户和证券公司自愿协商,合同约定投资范围”,标志着券商有望将资管投资范围延伸至交易所以外的金融产品。券商未来将据此进行一系列产品创新,并逐步进入原先信托等其他金融机构占据的产品领域。

  不过,诸分析师表示,资产管理已进入加速增长的快车道,但在中报普遍不好看的情况下,券商未来业绩是否能扭转大幅下滑的趋势,还有待观察。

  范为表示,资管业务在券商营收的占比约10%,即使资管业务有100% 的增长,也不能带来根本性的变化,证券行业从融资到投资的转向需要一个过程,“大概需要5~10年的时间”。中国证券行业未来创新的一个方向是,把单一的股票性资产扩张到四大类资产(权益类、固定收益类、大宗商品类和货币类)。“我们现在已经到了第二步。”范为强调。

  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原中投证券监事张志前对《东方壹周》the week 表示,上半年基金的资管业务基本都在“缩水”,券商的资管情况也是如此,“资管产品非常难发”,基本上都是摊派。据了解,很多都是券商内部员工被强行来买,然后一开放就赎回。即使新政取消管制和放宽投资范围,“也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从中报来看,大部分券商的投行业务和自营业务下滑剧烈,有些公司的投行业务交白卷实际上也是掩饰账面“亏损”,张志前表示,未来的突破口在于经济业务(资管产品交易佣金也归属经纪部门)。

  在政策不确定的敏感时期以及市场的弱势格局中,政策面的变化很容易被市场情绪化所放大,导致市场局部波动加大。在投资者信心尚未得到较强恢复的背景下,面对融资融券标的扩容及试点转正、新三板扩容、资管产品审批备案制以及近期热炒的转融通业务的推出等一系列政策利好,证券公司业绩反弹的基础仍然略显薄弱。

  正如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金融系副主任朱武祥所说,熊市下更需要创新,“但市场不好,怎么折腾也很难”。

                       资管新政大“松绑” <wbr>券商转型新能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