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坏话,不职场

(2012-09-21 17:00:47)
标签:

63期

职场

坏话

隐私

八卦

财经

分类: 经济动物

                        无坏话,不职场

导语:我做了什么啊,你们要背后传我坏话!被人说坏话很正常,无风不起浪嘛,自己先检讨一下啦……面对“被说坏话”和“说人坏话”这两件事,同一个人产生以上这两句内心台词再正常不过了。

 

撰文 Sandy 编辑 邱珈 图片提供 Getty Images 设计 赵红娜

 

  对语言能力超强的群居动物来说,“说坏话”简直是与生俱来的能力。我们在家里说坏话,在邻居聊天时说坏话,在朋友聚会时说坏话,在论坛上说坏话……只要有人的地方,都可以说坏话。而当范围缩小到职场,在小小的办公场所,坏话出现的场合就更容易被预估到。比如,在茶水间里和同事说其他人的负面八卦(通常被称为八卦的事也很少有正面的),在看到某八卦焦点人物经过后立刻交头接耳说,在下班后的电话和私人即时通讯工具里说看不惯的同事坏话……

  不管你是坏话的源头还是坏话的传播者,对坏话生产传播的过程都一定很了解了;不管你是哪国人,说什么语言,那些令坏话呼之欲出的经典台词也都差不多。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说坏话是一种攻击行为,任何一种动物,出于同类竞争或自我防卫的目的,都有攻击的本能。在文明社会中,暴力攻击是犯法的,但语言攻击就不一定了,说坏话就成了我们发泄本能的一种相对安全的方法。而且,因为面对面直接发起坏话攻击时必然会招致对方的反击,为了防止自己吃不了兜着走,我们会选择对第三方说坏话,一方面实现了攻击行为,另一方面还可能获得第三方的同情和认可。

  说坏话既然是本能,就很难控制它完全不表现出来,所以只要你说坏话的程度不那么严重、说的坏话不那么恶劣,也就不必为“说坏话”这件事抱有太重的罪恶感。只不过,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我们自己有的本能,别人也有。所以当我们听闻自己也成了坏话的主角时,也不用太惊讶太难过。

  无坏话,不职场;被八卦,甭紧张。健康的职场心态就要从应对“被说坏话”这件事开始。

 

  01 自控型问清楚再反击

  Mia 听说有人抱怨她工作不力的时候都快气疯了,她花了那么多精力把这份原本算得上是“烂摊子”的工作理顺,把一个小团队带起来, 已经觉得很辛苦了, 竟然还被人说工作表现不佳,这让她感到很委屈,很想直接冲到隔壁办公室去找“坏话源头”谈一谈:你到底哪里看我不顺眼,我什么时候拖延过你的工作进度了!但Mia强忍火气, 和那位“ 坏话源头”心平气和地聊了一下,对方表示并没有抱怨过她,只是表达过“要是Mia 那边人手再多点就更给力”的意思,同一句话在被转述时被减掉了一部分关键词,又被改变了语气,就成了“都怪Mia 那边不给力”的坏话,后来又有其他同事向Mia证实了情况确实如此,她差点儿就冤枉了其实并没说她坏话的人。

  分析

  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很容易变形,在听到令自己生气的传言时,先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判断一下这种坏话是否有逻辑、有可能,如果坏话的源头和自己完全没有利益关系,也不存在工作中的纠葛,那又是出于什么目的来传播自己的坏话呢?在考虑这些问题之后,才能做出比较客观的判断,如果确实是被说了坏话,也可以冷静地考虑一下是否有必要应对,如果有必要,又要如何不失体面地应对。基本上,只要你清楚自己没有违反职业道德和公司制度,就不用太担心别人说你坏话。

 

  02 沉稳型说呀我就当没听到

  李杰在大部分情况下对“坏话”这件事采取漠视的态度,就算收到同事错发给他的说他坏话的短信,他虽然觉得不爽,但也假装没看到。随着他职位的上升,再听说别人在传他坏话时,他反而觉得好笑多过好气。李杰觉得那些无关紧要的琐碎的坏话不会对他造成任何伤害,倒是显得传播坏话的人本身比较Loser。直到有人在事关职业道德的问题上造谣中伤他,才引起了他的警觉,这和一般指责他穿衣服太土、英语口音好笑或者“太谄媚”之类的小问题不一样,值得他严肃处理,于是他在那位同事中伤他两三次之后,直接向上司反映了。

  分析

  有些坏话是“坏话源头”无意说出来、不小心伤害到你的,有些则是故意说出来气你的,还有些甚至是出于好心提醒,只不过语气难听了点儿而已。如果你觉得无关紧要,或者笃信“清者自清”,那就忽略它,这是职业人士的气度;如果是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问题,那就对比一下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地改一改,说你坏话的人自然也就闭嘴了。值得注意的是,那些对人不对事的攻击,因为说坏话的人在攻击时是带有目的的,你如果不严肃应战,就真的会对自己的形象和饭碗造成损害,出于对工作的负责,还是把这类纠纷直接上报给上司比较妥当。

 

  03 暴怒型不给自己留后路

  Kim 是很情绪化的人, 容易被感动, 也容易激动, 在听到不熟悉的同事给自己经手的项目挑刺时, 他的反应相当迅猛, 当场就反击了同事的批评。其实那位同事和他不是同一个部门,也不知道Kim 是那个项目的参与者,只是就事论事地提出批评意见而已,被Kim反驳之后,气氛很尴尬,人家也只能红着脸道歉。事后再回想起来,Kim 就后悔了, 首先对方不知道他参与了这个项目,其次对方也没有说特别难听的话,人家提出的批评都是有根据的,倒是他的过激反应把气氛给弄僵了,以后看到这位同事就会觉得很尴尬。

  分析

  听到关于自己的坏话,在暴怒时立刻做出的回应常常会让事情变得更糟,而且会让被说的人显得缺乏教养和理智,就算对方说的是完全没根据的、恶意攻击的坏话,被攻击者也会因为暴怒而把自己拉低到和对方差不多的水平,很难获得旁观者的同情。总之,暴怒之下的反击对自己没有好处,也可能误伤并无恶意的人,一旦情绪化了就无法再沟通了。

                     无坏话,不职场

                         无坏话,不职场

                          无坏话,不职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