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广告找未来

标签:
60期移动广告html5cpccpm财经 |
分类: 大公司 |
导语:广告,现在成为移动互联网领域为数不多的盈利模式。
采访/撰文 Sam 编辑 杨安琪 图片提供 Getty Images 设计 宋丽丽
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还不清晰。”说这话的人是腾讯领导者马化腾。商业模式,这个词一次次在互联网大佬们的口中盘旋。网易创始人丁磊也说:“移动互联网的商业空间还不是很清楚,不单单是我们,Facebook、微信等都没有想到。”
其实丁磊错了,Facebook 每年移动广告的收入大约是1.82 亿美元。广告成为移动互联网领域为数不多的可以清晰看到的盈利模式。
移动广告供应商飞拓无限销售人员李军(化名)依旧记得自己接的第一笔大单子:2009 年移动互联网广告业务已经兴起,当时宝马下单60 万做彩信推送和Wap 网站。接着,大众也下了100 万,做了相同的事。“突然闻到移动互联网广告的气味了。”
2009 年正是智能手机的兴起之年。最初的移动广告形式还是简单的短信、彩信推送,配合一些简单的文字链。可那时智能手机也没有现在这么普及,用户通过点击手机上的l链接,只能登陆广告主的网站,看到产品信息。
一个敏感的词汇随之出现:垃圾短信。“这个东西你要看如何解读,如果推送给你需要的信息,那么就不是垃圾短信。”李军不以为然。那时的竞争也异常激烈。这样的效果显然不能让广告主和用户双方满意。
真正让诸如飞拓无限等广告公司们看到机会的是2010 年。智能手机在这一年爆发,飞拓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方向:除了传统的展示广告外,还可以为广告主定制APP,利用AR(现实增强)等技术让广告变得更吸引人。“比如通过应用程序,把手机对准一个宝马车的Logo,手机上就会出现一辆真车,可以用手360 度地滑动这辆车,而且还可以把车门打开,看里面的内饰。”李军解释起AR 技术便开始滔滔不绝。
看来,移动广告真是个大生意。广告主们也从最初尝试性下一两万的单子,慢慢扩展到二三十万。李军说,“汽车、通信这些领域里大的广告主已经在无线领域投了3000 万的广告费了。”
广告主们的巨大投放,让飞拓无限在2010 年就成为营业额超过1 亿的中型公司了。飞拓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广告分销模式:飞云平台。“这个平台能够智能追踪、积累、梳理、筛选真实用户在移动互联网,甚至传统互联网上的活动轨迹,帮助广告主甄别出适合自己的具有消费倾向的真实消费者,进而通过独有的资源与服务,能够让广告主和消费者之间建立有效的双向沟通。”飞拓无限技术总监告诉《东方壹周》the week,“如果用户在玩一个赛车类的游戏,我们推送汽车广告。如果用户玩酒店类的游戏,我们就会推一些快消产品。这个是非常智能的抓取。现在飞云平台已经占到飞拓整体营业额的40% 左右。”
移动广告也不完全一帆风顺,现在它们的挑战来自对Android 开发者的争夺。通过飞云平台,飞拓和Android 平台的开发者采取“三七”的分账形式,开发者拿70%,平台分30%。而广告主的付费方式也有CPC(点击付费)和CPM 两种方式。“现在行业内对于开发者的争夺越来越激烈,甚至有的广告平台为开发者开出80% 的提成比例。”和所有移动互联网公司一样,移动广告商也把发展重点定位在HTML5 技术的应用上。“同样的APP 可能需要两个月的时间,甚至更长时间,但用HTML5 开发,我们可能只用一两个星期就能完成所有的开发并且上线。”飞拓技术总监说,“为客户开发一个HTML5 应用在技术上并不难实现,重要的是创意。不能因为嵌入产品信息而让用户反感应用本身,这实际上需要花很多精力去研究。”
移动广告公司们已经看到了未来,他们正在努力实现更丰富的广告形式。或许我们以后会更愿意看到那些有趣的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