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环境雌激素(下)

标签:
365环境雌激素慢病减少危害 |
环境雌激素无处不在,要彻底杜绝它不太可能。这就意味着人类已经别无选择,唯有尽量减少向环境中释放环境雌激素等有害化学物质,加强对人工合成化学物质从生产到应用的管理,停止或替代目前正在使用的包括杀虫剂、塑料添加剂等在内的环境雌激素。环境不是个人能够左右的,国家正在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今年国内各大城市开始监测PM2.5等污染物,随着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我们的环境会越来越好。在此之前,作为个人来说,需要做到两大方面,一是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二是尽量减少污染对自己的危害。
1.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因为废旧塑料制品垃圾焚烧能产生大量二噁英,释放大量环境雌激素,所以应尽可能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饭盒、一次性卫生用品。出门在外带着自己的筷子、餐盒、杯子、牙刷洗漱用品,更加环保舒适。
2.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使用布袋、菜篮子等。塑料袋不仅增加垃圾数量、占用耕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更为严重的是它在自然界中上百年不能降解。
3.选用简单包装或大瓶、大袋包装的食品。商品的过分包装,加重了自然界的生态负担和消费者的经济负担。据统计,在工业化国家,包装废弃物几乎占家庭垃圾的一半。在日常生活中选用大瓶、大袋包装的食品,可减少包装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4.多用肥皂,少用洗涤剂。肥皂是天然原料脂肪加上碱制成的,使用后排放出去,很快就可由微生物分解。而洗涤剂成分复杂,多含有各种苯酚类有机物,是重要的雌激素来源,它的使用特别是含磷洗涤剂的使用,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罪魁祸首之一。
5.回收废旧电池。电池中含有镉、铅、汞等重金属,电池腐烂后,有毒金属渗入土壤、水体中,通过食物链进入植物、动物,最后进入人体内,可导致严重的疾病。为防治电池对环境的污染,请将电池收集到一起,到一定数量后,送到指定地点统一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6.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农药作为环境雌激素的重要物质,在植物体内富集或残留于植物表面,通过植物、昆虫、鱼类及气水流通的作用转化和富集。一方面,害虫产生了抗药性,使农药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另一方面,益虫、益鸟被杀,生态失衡,造成新的、更多的虫害。此外,农药还可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人体,引起慢性中毒,有些农药,甚至还有遗传毒性。因此,我们应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同时推广高效低毒、对环境影响小的新型农药。
1.不用不合格的塑料制品。塑料袋生产时是分门别类的,装杂物的绝不能装食物,乱用会造成危害。研究发现,塑料制品中的双酚A,就具有环境雌激素的特性。双酚A高温加热时易溶解,遇到油脂易溶出。所以,用塑料袋装肉和熟食是非常不可取的做法,用塑料瓶盛热水喝,有害物质都会跑进水里。在聚碳酸酯制成的奶瓶中倒入开水后,双酚A会溶出,所以应尽量用玻璃制品。
2.不用聚氯乙烯塑料容器在微波炉中加热。因为聚氯乙烯塑料制品中添加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是一种环境雌激素,而它可能在高温中渗出。
3.不用泡沫塑料容器泡方便面。方便面容器90%以上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而原料苯乙烯是一种致癌的环境激素类物质。在这类容器中倒入开水后,苯乙烯会溶出。
4.简化房屋装修。装修房屋不仅浪费大量资源,而且还为健康带来隐患。氡气存在于建筑材料中,可诱发肺癌。石棉是强致癌物质,存在于耐火材料、绝缘材料、水泥制品中。家具黏合剂中的甲醛可引起皮肤过敏,刺激眼睛和呼吸道,并具有致癌和致畸作用。苯等挥发性有机物存在于装修材料、油漆和有机溶剂中,多具有较大的刺激性和毒性,能引起头痛、过敏、肝脏受损。甲醛、苯等物质可释放环境雌激素,危害人体健康。
5.少用室内杀虫剂。杀虫剂是环境激素的一种,它因毒性、高残留性在生物圈中循环,破坏生态平衡,损害人的神经系统,诱发多种病变,是人类健康的重大隐患。特别是在密闭的室内,杀虫剂会富集和残留,浓度越来越大,严重损害居住者的健康。此外,还应尽量减少化妆品和美容产品以及香水的应用;避免空气清新剂等气雾剂的喷洒;减少或避免染发烫发。
6.消费肉类要适度。禽畜的饲料中含有大量激素类物质,不要过度食用禽畜肉。
7.避免食用近海鱼。海水中含有各类化学物质,尤其是近海受到有害物质污染的概率更大。随着食物链浓缩、富集和放大,人食用近海鱼后,受到环境激素污染的概率也会增大。
8.多食用谷物和黄绿叶菜。据研究,多食用谷物和黄绿叶菜,如糙米、小米、黄米、荞麦、菠菜、白菜等,有利于化学毒物从体内排出。
9.饮茶有助于将体内的环境激素排出体外。常饮茶水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预防措施,据中日两国的据一项联合实验证明,让参加实验的老鼠连续服用两个月的茶水,就能使参试的老鼠的肝脏、胰脏、睾丸等内脏中的环境雌激素完全排出体外。饮茶大有好处,尤其是男性朋友更宜饮茶。
10.多食用大豆制品。大豆异黄酮中的有效成分金雀异黄素,对有机氯等化学污染物有抑制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以在食物中多吃大豆及其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