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1600年历史的新会蒲扇华丽转身


标签:
原创摄影游记新会蒲扇巴拿马博览会金牌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蒲葵记忆 |
分类: 广东集锦 |
1600年历史的新会蒲扇华丽转身
图/文
如今,风扇、空调普及到千家万户。
如果问及小孩子,蒲扇是什么?我想,他们一定会露出迷茫的神情。
曾几何时,
手中的蒲扇,
曾是母亲夏日浓浓爱意的摇动,
曾是驱散蚊虫丝丝凉风进入梦乡的催眠曲。
说起蒲扇小孩子陌生,那么说起新会呢,大家可能也不是很熟悉,但要说起巴金著名散文《鸟的天堂》,
大家应该会记得曾经读过的课本,在小学四年级《语文》中的课文,一直风行全国校园三十多年了,至今
仍在沿用。
八十一年前,因巴金的邂逅,鸟的天堂闻名天下。
鸟的天堂的地方,便是新会。
新会隶属于广东省江门市,在北回归线以南,素有“葵乡”、“水果之乡”、“鱼米之乡”之称。
新会葵艺有着1600多年的发展历史,早于上世纪初便扬名国际。
1915年,新会竹择葵扇获得巴拿马博览会金牌奖。
1988年,时任新会葵艺制品厂厂长廖惠林出国参加巴黎法共节作现场葵艺表演。
2008年,新会葵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会葵艺所以闻名世界,是由于它有着高超的造型艺术和精湛的编织技巧,并融会了编织、绣花、绘画、
印花等工艺于一炉。
葵艺品的制作过程非常繁琐细致,大致说来,从采葵到制成工艺品,要历经剪、晒、焙、削、漂染、合、
编织、勾花或嵌花、印花、绣花等近20道工序。做成一件葵艺品,要经10多人手的劳动。
经过葵叶剪、晒、焙、焗、合而编织、缝制加工成的扇,有牛心扇、鸡心扇、玻璃扇、火画扇、漂白绣花
扇、竹箨画扇、胶花织扇等越百个品种。
新会葵扇历来以芯蒂圆正、骨络细匀、扇面洁白柔韧光滑、编织工艺精良,而扬名于世。
特别是竹箨画扇,其加工要经过编织、划画、刻画和粘画等四个工序,全是细致工作,光刻画就需用几天
功夫。
这种名贵的竹箨画扇,过去是达官贵人互相馈赠的礼物和欣赏品。
葵扇代表一个时代的产物,已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但是这些葵扇是怎样制作的?用什么制作的?很多人也许不知道,今天让我们一同了解其中制作过程。
蒲葵制作的扇子
蒲葵制作的花篮和手提袋
蒲葵,属棕榈科,高大乔木,喜温暖、温润、向阳的环境。
小夜曲
演奏者为德国-美国混血的音乐神童,被BBC(英国国家广播电视)喻为“已经是传奇!”的提琴王子。
2008年,大卫葛瑞以1分6.56秒,等于是每秒13个音符的惊人速度,精准演奏完“野蜂飞舞”(大黄蜂的飞行),
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全世界速度最快的小提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