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原创摄影游记千年瑶寨腐竹寓意富足腐竹晾晒如画清远连南 |
分类: 广东集锦 |
行走岭南千年古寨看腐竹晾晒如画
图/文
走在古老的千年瑶寨,脚底下的石板路已经磨得光亮,悠远的历史,写就了酸甜苦辣。
猛一抬头,被灰色高脚楼中那随风飘荡的一片黄橙橙的东西所吸引,如诗如画,引人入胜。
走近一看,原来是晾晒的腐竹层层叠叠,喜气洋洋。
顺着找过去,在寨子里陡峭的主道旁,终于找到了制作的作坊。
原来是一户邓氏家的后生,沿街开的作坊铺。
作坊铺的主人名字很长,用瑶族话读出来,像唱歌一样动听。
他告诉我说他叫“唐京口一贵”,“唐京口”是家族的称呼,“一贵”是排行老大的意思。
村寨里没有电视、没有酒吧,天黑之后,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唯有天上的星星,眨巴着眼睛一闪一闪,
银河系里的明亮,在漆黑的村寨美丽无瑕。
这样的景象,小时候在城里看到过,去年在新疆白哈巴、禾木、赛里木湖看到过。
随便一抬头,繁星闪烁,动人心弦,但那仅仅是风花雪夜的烂漫之事,为生计奔波的寨民,完全没有闲心赏
星望月。
生命、生存、生活,任何时候都在磨练人的意志,苦尽甘来,人们总是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有些人付诸行动,有些人伏案遐思。
唐京口一贵因为留恋这份老祖宗留下的手艺,没有像其他年轻人那样走出村寨,而是开了一家制作腐竹的作
坊,希望这份传承延续,并生活富足。
这个作坊,最初全部是人工制作,就连磨豆子也是原始的石墨。
现在,烧火、挑豆皮还是人工操作,磨豆子改成了电动磨浆。
作坊里制作腐竹的燃料很讲究,必须是山上砍下来的柴火或锯末,而不能用煤或其它燃料。
制作腐竹的水,是山上引下来的山泉水。
以上这些一样都不能改变,否则影响口感。
因此他的腐竹口感纯正,久煮不烂,还能保持黄豆的清香。
腐竹,又称腐皮或豆腐皮,是煮沸豆浆表面凝固的薄膜。
腐竹作为高蛋白的食品,很受欢迎。
岭南人喜爱腐竹,不仅因为腐竹营养丰富,更因为腐竹有个好意头,这对广东人喜欢对任何事情都讲究一个好
意头来说,“富足”的寓意,就是每个人、每个家庭这一生最大的梦想。
豆腐皮一词最早出现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
李时珍说,将豆浆加热时,表面出现一层膜,将膜取出,干燥后即得豆腐皮。
中国的腐竹加工始于唐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晾晒的腐竹,
吸收着阳光的温度。
整个制作过程:
选豆、去壳、磨浆、滤渣、煮浆、擦边、挑皮、晾晒、转竿等等。
加上南岗山上的清泉,利用传统制作方法,所有程序都不添加任何其它材料。
腐竹色鲜体薄,油亮清香,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风中的腐竹,
如同插上富裕生活的翅膀,
古朴的山寨,
为保持口感鲜美,
下一批腐竹起锅前的准备,
细心查看,
加温过程,
后院豆浆制作,
腐竹成型时间,
热气腾腾中,
一切准备就绪,
精彩的一幕,
一条竹坯,
一刹那间,
热浪翻滚,
劳作的喜悦,
一天500斤豆子,
一天一天,
苦尽甘来,
版权声明:
本博客里的图文均属羽佳zm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任何网站、媒体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复制,
或利用其它方式下载使用。约稿、媒体采用或商业用途请用以下方式联系:
非诚勿扰,谢谢!
诚挚感谢草根名博涛妈博乐将本博推荐至衣食住行栏目
诚挚感谢草根名博剑兰园博乐将本博推荐至精彩影像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