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不及时治疗有时会导致肝硬化

标签:
健康脂肪肝甘油三酯肝细胞酒精性肝炎 |
分类: 医学基础 |
因过量进食和过度饮酒而导致脂肪肝的人在增多:在肝功能检查中,发现异常的疾病大多是脂肪肝。因过量进食和过度饮酒等原因而导致脂肪肝的病例,以30-40岁的人最多。
饮食所摄取的脂肪在小肠内被分解成脂肪后被输送至肝脏。但是,如果摄取的脂质和糖质过多,输送至肝脏的脂肪酸也会变多,在肝脏内由脂肪酸所生成的甘油三酯就会有肝脏内蓄积下来。另外酒精摄取过量也会造成甘油三酯在肝脏内蓄积。如果因进食过量而引起肥胖,具有降低血糖值功能的胰岛素的功能就会减弱,甘油三酯就会在肝脏内蓄积下来。这样一来,因进食过量和肥胖等原因会导致肝细胞内的脂肪量蓄积过多的脂肪肝。
大多数脂肪肝患者是由酒精以外即进食过量造成的。即便是因进食过多脂肪成分较多的食品,糖分较多的水果等而导致的脂肪肝,如果对其置之不理,肝病也会迅速恶化。罹患脂肪肝以后,大多没有自觉症状。如果改变过度饮酒和进食过量等生活方式,在2-4周内即可复原。因此,直到十年以前,脂肪肝一直被人们视作是一处并不特别严重的疾病。但是,最近发现脂肪肝有可能演变成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我们把肝细胞纤维化的疾病称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它促使人们对脂肪肝的重视,虽然脂肪肝是肝病中较轻疾病,但也决不能轻视它。
如果能够将酒戒掉,肝炎和纤维化都会恢复功能:如果长期处于过量饮酒的生活状态,肝细胞会产生炎症并很快纤维化,肝脏损害会分阶段恶化。即使是过量饮酒,而且肝功能出现了异常,在最初阶段,肝脏的组织本身也并未出现疾病。但是,如果长期处于这种过量饮酒的状态,就会导致脂肪肝,进而发展成酒精性肝炎。这种酒精性肝炎通常是在持续5年以上脂肪肝的状态下出现的。尤其是那些原本不常喝酒的人,因在短时期内持续过量饮酒而导致肝炎的发病,这种现象是很常见。
如果罹患酒精性肝炎,肝细胞破坏后出现炎症,患者就会感觉全身倦怠,接着,黄疸,腹痛,发烧,恶心等症状急剧出现。如果是早期经过两周的戒酒,肝脏的功能是能够得到恢复的。但是,如果持续原来的生活方式,将导致酒精性肝纤维化。
如果继续喝酒,其可怕的结局就是肝硬化:酒精性肝纤维化就是因喝酒而破坏的肝细胞和其周边纤维化。虽然被酒精破坏的肝细胞会再生新的肝细胞,但是,如果不将酒戒掉,新的肝细胞会再次被破坏,进而再次再生,肝脏的纤维化会在如此周而复始的过程中加剧。这种酒精性肝纤维化有时是酒精本身导致的。而不经过罹患肝炎的阶段。
即使得了酒精性肝纤维化,如果能够立即将酒戒掉,肝功能也可以得到某种程度的改善。但是如果继续喝酒,肝脏将进一步纤维化,组织就会变硬。由于其功能得不到有效地发挥而导致肝硬化。
http://s7/mw690/97f75f52tcccd7780c076&690
多数由药物所造成的过敏反应:服用药物有时会造成肝脏损害。药物性肝脏损害有中毒性肝损害和过敏性肝损害。中毒性肝损害是因药物本身或其代谢物所具有的毒性破坏肝细胞而引起的。其原因除了除草剂和农药等有毒物质,还有激素剂和解热镇痛药物所含有的物质。另一方面,即便服用药物的药物较北,服用量较少,由于体质的不同,有时也会发生过敏反应。我们将其称作过敏性肝损害,导致药物性肝损害的大多属于这种类型。出于健康目的而服用的药物,有进会在不知不觉间损伤肝脏,从而损伤身体。
任何药物都有可能产生过敏反应:过敏性肝损害是因身体的免疫系统将肝脏分解的药物和代谢物视作异物来攻击,由此产生过敏反应而发病的,与服用的药量和服用时间无关。容易导致肝损害的药物有抗生素,解热镇痛类药物,降压药物,心脏药物,激素剂等。大多是在服用1-2周后出现发烧,发疹,皮肤瘙痒,黄疸等急性肝炎的症状。其中,大部分患者会在中止服药后全愈,但有时也会导致暴发性肝炎或炎症没有消除而转成慢性化,或者会出现过敏性肝损害后症状加重。
出现药物性肝损害后,一定要彻底查明服用的药物。出现症状后要立即咨询医生,了解吃什么药,吃多少,吃多长时间。了解了过敏的原因后,要牢牢记住其成分,到医院就诊时一定要将其告诉医生。
http://s5/mw690/97f75f52tcccdaf1050e4&690
如果罹患过一次急性肝炎就不会再次被感染:因食用被污染的食物而感染上甲肝时,会出现发烧38度以上,全身倦怠,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急性肝炎发作。这些症状虽然与感冒非常相似,但是会持续1周左右。在发病2-4周以后,如果症状减轻就会出现黄疸。黄疸持续2-3周后消失,一般情况下,肝功能的数值也会恢复正常。通常4-5周即可自然复原。
甲型肝炎会以这种急性肝炎的形式结束,不会出现慢性化。而且感染一次后就会出抗体,是不会被感染第二次的。但是,甲型肝炎有时也会重症化,导致暴发性肝炎。因此,应入院治疗。通常,医院会采用增加肝脏的输血量的治疗方式,所以要躺着静养,而且会根据需要以输液的方式来补充营养。
通过疫苗接种也可以起到预防作用:在卫生条件较差地区生活过的人,大多已经具有抗体。因此,几乎没有人被重新感染甲型肝炎病毒。但是,在其他年轻人当中,却有人因为去了甲型肝炎病毒流行的地区而被感染。在甲型肝炎病毒的发生和流行地区,应该注意生水和未做熟的鱼贝类。另外,当您要去那些多发地域或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时,最好事先接种甲肝疫苗。接种过一次,3年有效。由于产生抗体需要数周时间,所以要与医生协商之后再进行接种。
http://s9/mw690/97f75f52tcccdc8dd02b8&690
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出生时被母亲感染的垂直感染以及因性生活或为佩戴人体穿刺饰品而在穿孔时受感染的交叉感染。垂直感染中被母亲感染的婴儿为无症状载体。并且,肝炎会在其青春期过后发作,但很多是肝炎稳定之后的无症状携带者。另外,由于病毒感染力急剧降低,有时会出现自然痊愈。但是,仍有15%左右的人会出现慢性化。
慢性化以后会突然转化为重症,其经过多种多样:慢性化以后,有时会逐渐发展成肝硬化,肝癌等疾病;也会突然重症化而转变成暴发性肝炎或慢性肝炎突然恶化成肝癌等。难以预测性是乙型肝炎最可怕之处。即使感染上肝炎病毒也不会出现特别的症状,有些人会持续一种无症状的状态,这些人大约占携带者的10%,可能终生都不会出现肝炎症状。另一方面,如果成慢性化,乙肝要比丙肝早10年转变成肝硬化,因此,虽说是无症状载体,也必须接受定期检查。
http://s13/mw690/97f75f52t7ae162c915bc&690
丙肝会在不知不觉间使肝硬化发作:即使是因丙肝引起的急性肝炎,大多人也觉察不到。但是,其中70-80%的感染者会慢性化,在不知不觉间转变成慢性肝炎。即便是发展成慢性肝炎,也很少会出现症状。但是,如查不采取治疗措施,疾病会逐渐发展,肝细胞因持续出现炎症而转变成肝硬化,并且有50%会恶化成肝癌。与乙肝炎相同,丙肝很少会出暴发性肝炎,但是,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出现了肝硬化的情况却很多。
80%的肝癌是由丙型肝炎导致的:肝癌是亚洲人罹患较多的疾病,在癌症患者中,男性居第三位,女性列第4位,而且在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80%是丙肝导致的。
同乙肝一样,丙肝也不会突然出现重症化,病情会相对缓慢地发展,感染上病毒之后,大约会经过30年发展成肝硬化;其后,发展速度较快的人约10年,较慢的人在40-50年之后转变成肝癌,在表示重症度的F1-F4中,每经过一个阶段约需要十年,其过程易于预测,所以是一种较容易治疗的疾病。
肝炎本身并不是一种可危及生命的疾病,也不会突然恶化成肝癌。如查做到预防癌变,丙肝就不会危及生命,过上正常的生活也是可能的。但是,如果肝炎慢性化,只要不驱除病毒,丙肝就不会自然痊愈。它会用几十年的时间慢慢地发展,所以关键是要尽早发现,尽早采取治疗措施。
http://s4/mw690/97f75f52tcccdf9e0fbb3&690
检查抗体,获知有无感染病毒及其种类:1gG型HA抗体与1gM型HA抗体被用做甲型肝炎的病毒标识,利用HBS抗原,HBe抗原,HBc抗体等检查乙肝。如果HBs抗原呈阳性,则可获知已感染上乙型肝炎病毒。进一步详细地HBe抗原,如果呈阳性,则证明病毒增殖较旺盛,传染上他人的可能性很高。如果HBc抗体的数值较高,则说明病毒的增殖较稳定,为病毒载体。
如果HCV抗体呈阳性,则表明现在已经感染上或过去曾经感染过丙肝,现在是否处于感染过程中,则需要检查HCV-RNA。
持续慢性肝炎会发展成肝硬化:罹患肝炎后,肝细胞就会遭到破坏。由于肝脏是再生能力较强的脏器,所 以会试图迅速修复和再生被破坏的细胞。但是,如果持续慢性肝炎普继续饮酒,即使细胞再生了也会不断地被破坏,并在反复地进行被破坏和再生的过程中形成纤维,在肝细胞的各个部分出现一种叫做再生结节的扁形瘤状肿块。如查肝脏表面出现较多的瘤状肿块,原本光滑的肝脏表面就变得凹凸不平,并且肝脏会变小,变硬,这就是肝硬化。如果产生肝硬化,成人1200克左右的肝脏就萎缩到1000克以下。肝硬化不仅使肝脏的形状出现变化,正常工作的肝细胞的数量也会减少。由于来自门静脉的血液很难再流入变硬的肝脏,因此,不能为肝细胞输送充足的氧和营养。这样,肝细胞的数量在减少的同时,肝脏功能也会随着消失,并且很容易导致肝癌。肝脏一旦硬化就不能再复原。在肝硬化的初期,由于肝脏还保有一些功能,所以几乎没有自觉症状。但随着病情的恶化,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导致肝硬化的主要原因是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丙型肝炎病毒,导致肝硬化的病例大约占70%。除了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导致肝硬化的病例也不少,此外,自身免疫性肝炎有时也会发展成肝硬化。
肝硬化的各种症状:
http://s1/mw690/97f75f52tccd85d95e510&690
http://s8/mw690/97f75f52tccd8605ce5c7&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