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诸葛亮为何料事如神

(2012-09-19 00:40:49)
标签:

智慧结晶赏析

文化

分类: 历史文化

诸葛亮为何料事如神

 

诸葛亮为何料事如神

文/神龙跨三江

   

    诸葛亮(181——234年),系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他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的尊崇,成为后世忠臣的楷模,智慧的化身。

诸葛亮为何料事如神


    罗汉七年,诸葛亮三出祁山,分作三寨,专候魏兵。司马懿领10万大军到祁山,从魏将郭淮等人那里得知,诸葛亮自出祁山以来,一直未与魏军对阵。司马懿认为,蜀兵千里而来,应当速战速决才对,为什么来此不战,孔明肯定在用谋。于是,当他们打听到武都、阴平二郡,至今尚无军情信息,断定孔明必取二郡。于是他一方面差人与孔明交战,一方面令郭淮、孔礼二将从小路去救二郡,企图袭击蜀兵之后部,乱蜀军之阵营。

 

诸葛亮为何料事如神



     谁知郭淮,孔礼二将从小路去救二郡,哨兵来报:阴平已被王平打破了,武都已被姜维打破了,前离蜀兵不远。郭淮、孔礼听罢怕中计,急令退兵,可是已经退不出去了。一声炮响,山背后闪出一支军马,旗上写着像“斗”大的字“汉丞相诸葛亮”。孔明端坐在四轮车上,大笑说:“司马懿之计,安能瞒得过吾?他每日令人在前交战,却教汝等袭吾军后。武都、阴平吾已取了。”言罢,王平、姜维引兵从后杀来,张苞、关兴又引军从前杀来,两面夹攻,魏军惨遭失败。

 

诸葛亮为何料事如神



    紧接着,司马懿一计不成,又生二计。他认为孔明得了武都、阴平二郡,必然要安抚百姓以平民心,肯定不在大营。于是派张郃、戴凌各引1万精兵,抄在蜀兵营后,夜袭蜀营。司马懿自己则准备引兵在前布阵,只等蜀营一乱,便大驱兵马,攻杀进去,两军并力,以夺蜀寨。当夜,张郃、戴凌从蜀兵背后杀来,行到不到30里,只见数百辆草车横截去路。张郃、戴凌发觉蜀军早有准备,刚要退兵,只见满山火光齐明,鼓角大震,伏兵四下皆出,将魏军团团围住。诸葛亮因为又算在敌先,所以又获胜利。司马懿兵败后叹息道:“孔明真神也!”“孔明智在吾先。”

   

    与其说孔明智在司马懿之先,不如说算在司马懿之先。诸葛亮先算、多算,算在敌先,才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为何料事如神

    看过三国的朋友都知道:诸葛亮常常给部将留下锦囊妙计,每计必灵验。这是为什么呢?诸葛亮并非神仙,也不是先知先觉者。他之所以料事如神,能正确地预见未来,在于他立足于现实,善于从实际出发,多思多想,对客观矛盾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精辟分析。诸葛亮不但精于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还能准确地预测事物进展过程的时间,也就是说,逻辑判断,因果分析,可以把握预测对象的变动趋势和发展水平。为此,才引出一场前后夹击郭淮、孙礼的精彩战局。这令世人所赞叹!

 

 

诸葛亮为何料事如神


诸葛亮为何料事如神

 

感谢净水小荷支持、感谢管理员婉柔的推荐!

 感谢草根大讲坛栏目感谢择文编辑于晨春雨!辛苦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