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夜话第三十二则
(2025-06-08 04:37:46)围炉夜话第三十二则
古人比父子为乔梓,比兄弟为花萼,比朋友为芝兰,敦伦者, 当即物穷理也;今人称诸生曰秀才,称贡生曰明经,称举人曰孝廉, 为士者,当顾名思义也。
注释
乔梓:又作“桥梓”。乔、梓均为木名。乔,即乔木,一种木本植物,高大挺拔,主干明显而直立,分枝繁盛。梓,一种枝干相对矮小而轻软的落叶乔木。《尚书大传•梓材》:“伯禽与康叔见周公,三见而三笞之。康叔有骇色,谓伯禽曰:‘有商子者,贤人也。与子见之。’乃见商子而问焉。商子曰:‘南山之阳有木焉,名乔。’ 二三子往观之,见乔实高高然而上,反以告商子。商子曰:‘乔者,父道也;南山之阴有木焉,名梓。’二三子复往观焉,见梓实晋晋然而俯,反以告商子。商子曰:‘梓者,子道也。’”后以“乔梓”喻父子关系。
花萼:花、萼同根而生,同出一枝,后以花萼相依比喻兄弟相亲。
芝兰:香草名。《孔子家语》卷四:“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后以此比喻朋友间相互劝勉,相互学习各自的长处和优点。
敦伦:敦睦人伦,即使人伦关系和睦。
秀才: 原指才能优秀。始见于《管子•小匡篇》:“是故农之子常为农,朴野而不慝, 其秀才之能为士者则足赖也。”到汉代时为举士的科目。南北朝时最重视此科。唐初置秀才科,在各科中地位最高。后专称府、州、县生的生员。
贡生: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太学) 读书,称为贡生。
译文
古人把父子关系比喻成乔梓,把兄弟情义比喻为花萼,把朋友关系比喻为芝兰,敦睦人伦的人应当由万物的事理推知人伦之理;
现在的人称呼读书人为秀才, 称呼贡生为明经,称呼举人为孝廉,作为读书人,应该顾名思义,从它们的名称中领悟其中的含义。
评析
世间万物皆有事理,由此及彼,便可推出人伦之理。父子之间应该父慈子孝,兄弟之间应该兄友弟恭,朋友之间应该肝胆相照,如此这般方为真情所在。
读书的目的为了博取功名利禄,而是修身养性,明事达理。如果目的混淆,就枉费了“秀才”“明经”“孝廉”等名号了。
炉边书香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孔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