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楞严咒句偈疏解512

(2025-03-15 04:50:33)

楞严咒句偈疏解512


  (五一二)输沙怛啰

  【译】输句小儿疮鬼。

  【释】输沙者。输他尼。云严净。又沙离。云妙术。怛啰。离垢法也。

  【颂】小儿疮鬼胎毒侵 严净毗尼戒律新

  妙术恢复清净体 离垢除贪现法身

  【解】这一句是小儿疮鬼。前面一句有关心火,这一句有关肾水。「小儿疮鬼胎毒侵」,这与胎教有关,父母若YIN欲心重,生出来的婴儿容易患种种疮。因此,女人怀孕后,男女应分开住。古来的传统,女人有孕后便回娘家。若怀孕后,男女仍然不守规矩,乱七八糟,小儿就感染胎毒。因为男女的精华根本上含有毒素。

  科学尚未研究出这个毒质。现在的科技都是往外发展,不是天上,就是地下,却不去研究人体本身的科学,这叫向外驰求。前几天我与一位太空学的科学家谈论,他在国防部有重要的职位。我向他说:「你们只往天上或地下,研究杀人的武器。但你没有往本身上研究,有何抵抗力,使核子辐射不伤害你。如此向外驰求,乃至尽未来劫,永远摸不着边际。」

  这个科学家回答:「我学了多年科学,从未听过这种理论。」他觉得很新奇。我再说:「你不妨往内面的科学研究一下。若真知道,则一切科学都能迎刃而解;内里不明白尽向外找,这始终是舍本逐末。」

  因为男女不守规矩,以致生下来的孩子们满身疮毒。弱智儿童是怎样来的?一般医学上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论,都是隔靴搔痒。真正根本的来源就是男女不守规矩,尤其是青少年男女吸毒、用麻醉或迷幻药(或快乐或慢乐),他们本身都胡涂颠倒,所以生出来的孩子就全无智慧!医生还不知根本因素何在?这是现在很多弱智儿童、神经病儿童、残废儿童、小儿麻痹的因素!父母本身不正常,生出来的子女当然也不正常。因不正,果就不正。因如是,果如是,事情明明摆在眼前,人还是掩耳盗铃,不肯承认。胎毒是很厉害,不易治的,所以YIN欲心害死一切人啊!人若无YIN心,根本不会生浸YIN疮及一切不干净的毒疮。人对本身上的问题一窍不通,尽向外找,还胡说乱讲,像苍蝇东撞西闯,究竟干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在那儿胡闹!

  「严净毗尼戒律新」:严净毗尼就是要守戒律。你从前不守戒律,是旧;现在守戒,是新。丝毫也不可以犯,心里妄念亦不可以起。严净毗尼,即是不起一念YIN心。若心一起YIN欲念,便没有严净毗尼。你轻视戒律,即是旧;你重视戒律,即是新。

  「妙术恢复清净体」:你能守戒律,就是妙术.何须向外求?守戒律就是不错因果。什么叫不错因果?你就是不要落于空,也不落于有。你落于空,这是拨无因果,落于有,还是错因果。永嘉大师证道歌云:「豁达空。拨因果。莽莽荡荡招殃祸。弃有着空病亦然。还如避溺而投火。」 深深体会法的人,不会拨无因果。他不会冒冒失失,莽莽荡荡,佛也不怕,魔也不怕,说:「我也是佛,佛也是我;我也是魔,魔也是我。」统统混为一谈。这叫囫囵吞枣,如猪八戒吞了人参果,却去问孙悟空:「猴哥!猴哥!人参果是什么味儿?」猴哥说:「你自己吃的,乾吗要问我呢?」

  「豁达空」,拨无因果的人,觉得什么都没有,上无佛道可成,下无众生可度。他们敢呵佛骂祖,天不怕,地不怕,理直气壮,慌慌张张、冒冒失失,这是大错而特错!

  这一类的人,茫茫荡荡,他知道假如他骂佛,佛也不会立刻割下他的舌头,即使下地狱,也是将来的事。将来做哑吧也很好,省却了很多麻烦!果然他将来就去做哑吧了。「弃有着空」:你把这个有不要了,又执着一个空,还是一样的,「还如避溺而投火」:就像避水而跑到火里一样。

  所以我们要时时刻刻回光返照,不要向外驰求。到外边去找,你找多少都是人家的,但你却不去发挥本有的家珍。在未证得四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做智)之前,说什么都是假的。若四智俱证得了,就算你骂人也是真的。必要亲自证得某境界,切不可自夸其德,说:「我怎么样开了悟啦,我怎么样破了本参啦,我怎么样证果啦。。。」凡是这一类的人都是在卖膏药。你听到这人讲话,讲来讲去总是自赞毁他,这个人就完了。必须慈心下气,恭敬一切,而这恭敬要从内心发出来,不是戴假面具。要内外如一,心直口直行为直,这样才是守戒律,就是「严净毗尼」,才是得了「妙术」。既然得到清净的本体,也无小儿疮鬼了。

  「离垢除贪现法身」:什么是垢?即是情情爱爱,最脏不过!YIN欲是污染法,离垢即是离开这个污染法,YIN欲心。除贪,即是除YIN欲心。你们承认与否我也是这么说。男追女,女逐男时,特别至诚恳切,谁也破坏不了。信佛的力量,若能用这种至诚心,早已成佛多时!故孔子云:「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男女是心心念念要谈情说爱,但无人能心心念念讲佛讲法讲僧。你若能以这种的心去求佛法,有那么恳切,你早已成佛久已,不会等到今天了。

  可讲深一层:这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做人时你迷了,到你失去人身时才觉悟,但已太迟,后悔莫及!这也是演若达多找头的道理。有一天早上,演若达多起来照镜,而发神经说:「我的头跑到镜子里去了,我自己的头在哪里呢?」于是发了狂,在街上乱跑,逢人便问:「我的头跑到哪里去了?」通街找头,还以为自己忙得不得了,岂非颠倒?!这真是可怜,就是发狂。可是「狂心若歇,歇即菩提」。倘若把狂心止息,一止住了,便能转菩提,实时觉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