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种诗词常用的修辞方法之六移情
(2018-12-23 06:20:44)8种诗词常用的修辞方法之六
六、移情
不少的传统诗歌里面,可以随处看到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移植到或影响到某一个客观事物上面来描写,或者使得气氛得到渲染,或者艺术形象更加突出,以引起读者的积极思维,从而增强了表达的艺术效果,这种修辞手段叫做“移情”。
移情的具体写法是什么呢?先来看一个例子:
比如李白的:“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这里为何说是伤心碧呢?伤心的是那位思念故乡的人,而不是寒山,词里却偏偏说伤心的是寒山,这就是移情。这句解释为:带着几分寒意的秋山,一片碧绿显得伤心。整体看这其中有拟人,也有移情;说“移情”更加精准到位,这好似将人的情感转移到山上面。
再比如:“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将人的情感转移到舟的行驶速度上面。
柳宗元的:“寂寞富春水”也是如此,将人的寂寞转移到富春江上。
移情,其实就是明明是写甲的情感,却偏偏不直接写甲,而是将情感移到乙的身上。诸如:“燕裁寂寞、风翦相思”等等,这样的修辞格掌握好了,对于遣词造句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同时也增添了诗词的艺术效果。
再来看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本来露之白、月之明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杜甫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就弃官不做了,到了秦州附近的一个小城,因为思念千里之外的三个弟弟,于是感到“露”是特别的惨白,月亮是特别的灰暗,这样就把思念亲人的情感移到月亮与露上了。其实“露”“月”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并不是外国的月亮就比中国的月亮圆。这样处理的艺术效果,是突出内心的思念亲人的情感,因为思念亲人,亲人在故乡,自己在异地,于是心里念着故乡的亲人,看到异乡的月亮都是灰暗的,这是将情感移到月亮、露上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