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皆随意,俱有玄机 学习《声律启蒙》 十三覃(三)
(2017-02-10 19:13:40)学习《声律启蒙》十三覃(三)
中对外,北对南,贝母对宜男。
修池对浚井,谏苦对言甘。
千取百,二为三,魏尚对周堪。
海门翻夕浪,山市拥晴岚。
新缔直投公子纻,旧交犹脱馆人骖。
文达淹通,已叹冰兮寒过水;永和博雅,可知青者胜于蓝。
“虎守杏林春意暖、龙蟠橘井泉水香”
千取百,二为三。看皆随意,俱有玄机。
“千取百”典出《孟子.梁惠王》,“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二为三”,典出《庄子.齐物论》:“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这是一段很深奥的话,深奥到我不会讲。
魏尚曾经在汉文帝时期担任过云中郡太守,其人果敢多谋,以至“匈奴不敢近云中”。后来只因上报的杀敌数目与实际差了六颗首级,就被革职收监。
周堪,西汉名儒,曾与萧望之、刘向等人在石渠阁讲论“五经”异同。这个人出现在《声律启蒙》中的原因就是“十三覃”这个韵太窄了,没有多费笔墨的价值。
新缔直投公子纻典出《左传》。说的是吴国公子季札访问郑国,与郑国“公孙”子产“如旧相识”,一见面(新缔)就互赠礼物,季札送子产缟带,子产送季札纻衣,也就是麻布衣服。也难怪这两位惺惺相惜,实在是彼此都非凡品。子产,郑穆公之孙,曾铸刑书于鼎,开创了公布成文法的先河,学《中国法制史》的绕不开他。季札,又称延陵季子,吴王寿梦第四子。寿梦在位时,认为季札最贤,想让他接班。但季札依“礼之旧制”坚辞不受。孔子对季札让国非常赞赏,据说季札碑铭“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十个古篆是孔子亲书。
关于此,李白有诗云“延陵有宝剑,价值千黄金…归来挂坟松,万古知其心…”;黄庭坚亦有诗云“挂剑自知吾已许,脱骖不为涕无从。”
“脱骖”。
旧交犹脱馆人骖。“骖”即骖马,古代驾车,中间的马叫“服”,两旁的马叫“骖”或者“騑”,如《滕王阁序》中“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此典出自《礼记.檀弓》,说的是孔子去卫国,正赶上熟识的旅店老板(旧馆人)过世。孔子进去吊丧,出来后让子贡解下骖马相赠。子贡觉得礼数太重,孔子说:我刚才哭得那么伤心,不走礼不好啊!千万不要觉得子贡是个吝啬的人,他可是孔门弟子中的首富。其人本名端木赐,精于商道,其诚信经营的作风世称“端木遗风”。子贡在鲁时,鲁国规定:在别国遇见鲁人为奴,就尽力赎回来,赎金去国库报销。子贡仗义,赎人后不去报销。孔子就批评他:你怎么干,今后就不会有人再去赎人了。
能洞明世事的,还得是老司机。
文达淹通,已叹冰兮寒过水;永和博雅,可知青者胜于蓝。《荀子.劝学》中有“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文达淹通、永和博雅,是这句话的两次具体应用。文达即盖文达,从师刘焯,后来其淹通经史,有人赞其“冰生于水而寒于水”。
永和是指李谧,字永和。初师孔璠,数年之后,孔璠反过来向李谧请教。
“虎守杏林春意暖、龙蟠橘井泉水香”,这是传统医馆的常用对联。
中医并非科学,但未必没有用。比如你脸上长了一个痘痘,我跟你讲半天酸碱失调和代谢紊乱你未必明白,我就只能说“你上火了”。这是以亿万人生老病死为大数据换来的经验积累,所以,咱别做中医无脑黑。当然,有病记得上医院,不要迷信偏方。居家过日子,备点健胃消食片和马应龙,听我的。
两晋南北朝,最有名的医者要属自号抱朴子的葛洪了。当然他的主业还是炼丹,杜甫《赠李白》诗中有“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隋唐名医,首推“药王”孙思邈,其人学习董奉,为人治病不收钱,惟望患者病愈后在医馆旁植杏树三株,经年植树百亩,郁然成林。此间,有虎伏跪求医,孙思邈治愈虎疾,虎复不伤人畜,日夜守护杏林。
“虎守杏林春意暖、龙蟠橘井泉水香”,这是传统医馆的常用对联。对句用的是神仙苏耽以家中井水和橘叶救人的故事,不展开。宋代最有名的是一位法医。宋慈这个人大家应该不陌生,关于他的影视剧挺多的。欧阳震华的《洗冤录》与何冰的《大宋提刑官》都是良心之作,就是后者的主题歌《满江红》,歌词有点二。元明两代,不用说一定是李时珍了。《本草纲目》写的多好啊!“如果华陀再世,崇洋都被医治。外邦来学汉字,激发我民族意识。马钱子、决明子、苍耳子…”不好意思,这个是周杰伦的歌词…
清代名医一时没想起来,满脑子都是温太医和喜来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