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通识》

标签:
生态学通识克雷布斯北京大学出版社大学通识核心课 |
分类: 人文社科 |

这是北大出版社的一本通识课程。虽说是通识课程,但是作者没有把这本书写成教科书的样子,而是提出了十二个生态学的问题进行讨论。地理和气候限制了物种的分布。种群不能无限增长。每个物种都存在适宜的和不适宜的栖息地。被过度开发的种群必然会崩溃。动植物群落能从干扰中恢复。群落能存在于不同的稳定状态中。关键物种对生态具有重要影响。自然系统是演化的产物。自然系统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太阳能为自然生态系统提供能量。气候变化会造成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变化。自然灭绝是一直存在的,但要避免因人类造成的物种灭绝。通过这十二个生态问题的讨论,不知不觉中就把生态学的主要理论讲清楚了。我阅读这本书的本意,是想借鉴自然的生态学,用于商业生态学的思考。在商业战略中,也是有不同的生态的。有的企业讲的是狼性,能咬就咬,能吃就吃,自己是快速发展壮大了,但是随着自己的成长,对于整个商业的生态却是灾难性的,结果一定会反作用于这个企业,成为孤家寡人众矢之的甚至自掘坟墓。既然商业是人的行为,哪怕是以商业盈利为目的的,也是需要有人性的。中国文化两千多年培养出来的人性,怎么能就变成狼性了呢?还得到主流舆论的支持?相反有些企业却在培养生态,自知独木难成林,希望在一个生态下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这本书显然没有告诉我哪个方式才是自然的,但也是有所启发的。不论是眼前的发展还是长远的利益,不论是本企业的利益还是社会共同的利益,都需要有适者生存的务实。面对群狼的现实,并非宣扬人性的光辉就能生存发展,而是以一种既不违背自己的人性又能够生存发展的智慧,才能行远成就。引用书中关于“优势种”的一段话:物种利用三个策略形成优势。首先要快,一个物种能够快速发现新的生境,快速增加种群数量,就有可能在竞争者到来之前取得较高的丰度,成为优势种。其次特化,就是特殊的适应性,一个物种如果能够对常见且广泛分布的资源形成特殊的适应性,它自己也能随之变得常见,成为具有生态优势的物种。再次广普,与特殊的适应性相反,尽管使用相同资源的物种之间会面临激烈的竞争,但如果物种能够利用多种多样的食物或资源,那它就能在生物量上获得优势。#
前一篇:《中国文化小史》常乃惪
后一篇:《犹太民族史》小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