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小史》常乃惪

标签:
中国文化小史常乃惪 |
分类: 人文社科 |

读过常乃惪先生的《中国思想小史》便想着读他的其他几本“小书”,这本《中国文化小史》便是其一。常乃惪先生的特点就是言简意赅,还有自己的观点想法。这本小书几个小时就读完了,却是受益匪浅。作者把中国的文化历史分成了八个时期,一是太古到西周的宗法文化社会时期,二是春秋战国的文化自由发展时期,三是秦汉统一文化时期,四是魏晋六朝民族迁移文化输入时期,五是隋唐民族同化成功新文化时期,六是晚唐五代两宋的民族能力萎缩文化成熟保守时期,七是元明清与西方文化接触时期,八是晚清后的文化大革新时期。这个过程中,特别有意思的是民族的变迁和文化的融合。上古时期,因为地理隔绝,除了黄河流域的文化,还有山东江苏的东夷文化,四川的巴蜀文化,长江中游的苗族文化等。夏朝是属于黄河中原民族文化,商朝是属于东方民族的文化,而周朝则是西方民族文化。经过夏商周三朝,是最早的民族融合。西周时期,山西有狄民族,陕西有戎民族,长江流域有楚(苗)民族,淮水有东夷民族,辽东有东胡(或称山戎)。春秋时期,便是将这许多民族吸收进来了,发生了文化繁荣,形成了统一融合的文化,成为秦汉的统一的基础。汉朝时,北方匈奴民族扩张很快,东灭了东胡,西灭大月氏,向南侵略中国。来自希腊的马其顿王阿力山大死后,亚洲部分建立了叙利亚王国,后来又分出大夏国,大月氏复国,汉朝于是张骞出使西域。希腊的产品和文化也就开始间接引入了中国。东汉时期称希腊为塞种,罗马帝国为大秦,中国和西方通过西域沟通起来。汉武帝时期西通西域,东面征服了朝鲜,南面闽粤和安南(交趾)。东汉时期和西域乌孙国缔约,共同打败了匈奴,北匈奴被赶到了欧洲就是现在的匈牙利,南匈奴投降了中国,被曹操迁到了山西,结果伏下了五胡乱华的祸根。五胡是五个少数民族:匈奴,羯(jie),鲜卑,氐(di)和羌。匈奴的首领叫刘渊,西晋末年作乱,最后同化于汉人。羯人对汉人太坏,最后被汉人灭了。青海甘肃的羌人和氐人,也建立了几个大国,最后同化于中国文化。北方的鲜卑人接手了匈奴的地盘和人民后扩大起来,建立了北魏,和东晋南北对峙。北魏孝文帝是个历史人物,他迁都后采用了中国文化。这就是魏晋六朝民族迁移和文化输入。民族的融合产生了隋唐的文化繁荣。
后一篇:《生态学通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