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下周仍有再上攻条件和要求

(2024-01-20 11:20:19)
分类: 就市论事(股市观点)

周五大盘收出了一根带有上下小影线的小阴线。这根同比明显缩量阴线的顶底上移但收盘价下移,为对上一根探底回升阳线的消化(洗盘过程),预期消化结束后大盘仍有再一次向上攻击的条件和要求。

目前大盘日线仍处于背驰过程(背驰段),并于周五完成宽松计数13,预示至少可作暂时衰竭并反弹。见下图:

下周仍有再上攻条件和要求

上图为上证日线。

首先可确认大盘仍为下降趋势(趋势飘带绿带向下),此处向上攻击(反抽绿带),在未完成对趋势飘带绿带的穿越并最终绿带转红带前,右侧交易仍需以反弹性质对待。

其次也可确认目前大盘处于背驰段的运行过程(两个同向笔——下跌笔,后一个明显小于前一个),也就是大盘日线目前的一笔下已构成了笔背驰(盘背)。如果将3089点下跌的一笔下定义为进中枢,2976点下跌的一笔下定义为出中枢(图中黄框),那么,目前大盘亦处于盘整背驰段的走势类型过程(这一点最重要,因为一般意义上的背驰终结,都是指盘整背驰终结——注意盘整背驰和盘背的区别)。

不过,在这个盘整背驰走势类型的过程中,此一笔下(指目前的最后一笔下)本身却没有背驰。上图中,2976点开始下跌后,出中枢的过程中构成了一个从日线次次级别升级而来的小中枢(图中绿框)。对于这个小中枢而言,出中枢向下离开段的幅度明显大于了进中枢的幅度(实际上等于日线的次级别没有背驰——后面会再讲到)。

但这里(指2760点)也可作下跌终结预期(详细分析见下一篇关于大盘中长期底部的分析),因为指数最低2760点已触及了202212月初构成的外扩三角形对称下边线(图中绿虚线);并触及K线为具有止跌含义的“锤头线”(下影线长度大于实体2倍以上。不过注意,由于后一根K线没有收出阳线,前一篇收评中提示的金针K线测算预期上涨幅度并不成立,需要取消);加上第二天收盘为此周期下跌TD买入结构宽松计数13(图中右下角的白色字体13);及主力吸筹非常明显(副图中的红柱。周五出了一根绿柱,而绿柱代表着主力洗盘),因此大盘即便此后仍要再下跌(譬如回踩锤头线的下影线),亦也应该有一个暂时止跌并反弹的过程。其要点,就是回升到小中枢区间内(图中绿框)。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涉及到大盘周四的探底回升是否就是“小转大”,因此需要区间套至日线的次级别和日线的次次级别。见下图:

下周仍有再上攻条件和要求

上图为上证日线的次级别30分钟周期。

日线出中枢一笔下(2976点开始的下跌)区间套至30分钟周期,虽说已是一个5笔线段,但却并不背驰(第5笔的幅度大于第3笔;副图中MACD绿柱的长度大于前面的长度。注意,MACD黄白线还没回抽到0轴,一般情况下对于超跌后的修正,MACD需要回抽到0轴附近;也就是说大盘对于2760点下跌的修正还没有结束)。如果以目前的形态来预测,那么这应该是一个至少9笔线段,即目前5笔中的某一笔走出了延长。

周四大盘最低2760点的此周期前一根K线,为此周期TD买入结构9(完善并可操作),预示此周期可作下跌衰竭并反弹,其反弹的目标位分别是2809点(必须到)和2828点(正常到)。结果,大盘于当天盘中就完成了此TD结构的反弹目标位(而且是正常到目标位)。以此TD结构而言,大盘的反弹可随时结束,因为TD结构对于反弹的预测任务已经完成,而且是最正常的一种结果。但是,也正是因为属于最正常的结果,反而可预期此后对于此周期而言并不一定就是反弹(如果是仍需要下跌,也就是仅仅只是下跌过程中的一次TD结构反弹,大多数情况反弹的结果会停留在“必须到”和“正常到”之间)。上图中,周五大盘虽说未能进一步上攻,但对于此周期趋势飘带的下压而言,已是极为强势。上图中可以明确看到,周四V返高度是受制于此周期趋势飘带的下压,当时飘带的宽度非常大,这是一种急速下跌带出来的结果;但至周五,尽管指数未能上穿飘带,但已迫使飘带明显收缩,甚至此周期的最后一根K线还站上了飘带的底线。下周初大盘即便不上涨,哪怕只是横盘,只要不下跌,此周期趋势飘带就可翻成红带。

那么,在此周期不背驰的情况下,大盘为何能够如此运行呢?这应该和30分钟周期的次次级别有关。见下图:

下周仍有再上攻条件和要求

上图为上证的1分钟周期(周四盘中的运行过程)。

上图中,白线为此周期严格意义上的笔,黄线为此周期的线段。很明显,即便放到1分钟周期,2760点也没有构成背驰终结,因为下降线段的最后一笔下幅度,仍然大于此前的一笔下幅度。但是,在最后一个一笔下的内部(也就是比1分钟周期更小的周期上),却完成了盘整走势类型的背驰终结(图中白框,对应进中枢和出中枢)。这就是“小转大”。

有人问什么是“小转大”?“小转大”是指本级别的次级别包括次次级别在无背驰的情况下,价格却发生了反转。一般情况下,“小转大”都出现在1分钟周期以下的级别中。而上图,正是典型的“小转大”。

关于“小转大”,即便掌握最好的缠论技术,恐怕也无法进行及时的有效地决断,因为这已经超出了人对于走势跟踪的能力。所以,“小转大”于缠论体系中,被缠师定义为没有“第一类买卖点”。

上图还有一点,即为什么“小转大”V返后就不能再继续上涨了。很明显,是因为此周期此上升线段的内部已是一个5笔线段的终结。

那么,这个终结会导致再一次下跌吗(目前是横盘)?严格意义上来说不可能。因为这个V返线段,相对于它的上一级来说,是a+A+ba段,此后将运行于高一级别的A+b。见下图:

下周仍有再上攻条件和要求

上图为上证5分钟周期。

首先可确定,此周期上,指数跌破中枢后回抽不能回中枢构成了此周期次级别上的第三类卖点(图中黄字)。下跌后,2706点在5分钟周期上没有背驰,因为无论是从线段还是笔甚至MACD,没有任何一点可作背驰终结。不过,如果以左侧交易的TD体系去分析,还是有可作下跌衰竭信号。2760点的此周期前一根K线(阳线前面的那根阴线),为此周期TD买入结构严格计数13(周五盘中的那个次高点2848.1点,是TD卖出结构宽松计数13和严格计数13,相同周期不同TD的共振)。所以,分析不能拘拟于一套体系,多一种参考肯定有用。

那为什么没有背驰却能上涨呢?前面分析了是因为“小转大”。

“小转大”后 1分钟上涨的5笔线段,在5分钟周期中为a段上涨(次级别趋势);根据a+A+b公式,目前大盘就是运行于A(本级别)过程,而且非常标准还很强势(所以,别为周五收阴而灰心)。注意A的位置,离a的起点相对较高,并且只是横向运行(许多情况下,A可以是向下的震荡,即走出一个倒N型;甚至有时候,可以回到a的起点,走成(a+A));再注意MACDA期间的MACD只是回抽0轴,目前只是贴着0轴在向右震荡。期间唯一不太好的地方,是下、上、下三笔期间的上,MACD未打断绿柱,使得绿柱仍是连成了一片,直到尾盘才出红柱打断了绿柱。这也很可能意味着,在此周期上的A还需要继续再震荡,即再上后需要再下一次,从而构成MACD绿面积的背离(或者柱子背离)。但无论是从图形(形态学)还是从指标(动力学),目前的A都算相对强势。

那么接下来会如何运行呢?

第一种:继续横向震荡即中枢延伸,直到无限。期间,也可以有稍大幅度的震荡,从而构成譬如中枢扩展、中枢扩张之类的升级(图中白线白字)。

第二种:此后上涨出中枢走a+A+bb上涨(图中黄线)。确认b上涨的依据,是5分钟的次级别回抽中枢而不被中枢拉回从而构成第三类买点(注意回抽的高度。越高越好,因为越高代表着越强),其后指数需要回到上面的中枢区间之内(2880点以上。实际上就是“横有多长,竖有多高”段上涨)。这个是本图形的正解,因为虽说5分钟周期并无本级别的背驰,也就是无本级别的第一类买点,但“小转大”也是一种背驰,而只要背驰,那么价格就得回到离它最近的中枢区间(100%上涨段或下跌段)。

第三种:此后下跌,跌破目前5分钟中枢,然后反抽又不能回到中枢内,构成第三类卖点。这种情况属于异常,一般不可能发生。讲出来,只是大A经常不正常(譬如周五消息面又再一次让人失望)。但是,即便出现上述情况,在回到a的起点左右时,仍可有不同的判断。譬如不跌破a的起点,就可构成第二类买点(仍属于a+A范围,只是a+A变成了(a+A));而如果跌破a的起点,则此后可构成第一类买点。对于第一种,属于此周期上的三卖转二买;对于第二种,需要根据下跌幅度再来定义,即如果下跌低于a的起点不远,则属于三卖转一买,而如果幅度过大,那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

综上,如果下周大盘不出现特殊意外,那么应该仍能再上涨,至少需要先回到2880点以上,然后再根据当时的情况进行“当下”分析。另外,19号作为时空之门的一个低点,下一个时间窗口在本月的31日,理论上有2周的上升周期。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即31号时间窗口后的再一个时间窗口是219号(春节假期后的第一天)。如果本月31日是一个高点,那么219日就应该是一个低点,这期间的时间为春节前的最后一周,如果是下跌,那么太不符合节日前后维稳常规了。因此,对于这几个时间窗口的运行,唯一能够合乎逻辑的解释,就是整体上是平稳震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