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两市走势对比及“牛回头”过程

分类: 就市论事(股市观点) |
2019年1月4日,上证最低2440点,深成指最低7011点;2021年2月19日,上证最高3731点,深成指最高16293点。期间,上证为一个上升线段的3笔,深成指为一个上升线段的5笔。其中,上证第2笔为中枢形态,3731点并没有构成中枢背驰终结(出中枢一笔上大于进中枢一笔上),也就是此后应有第5笔上涨;而深成指第5笔构成笔背驰终结(盘背。第5笔涨幅小于第3笔)。见下图:
上图为上证和深成指周K线图(第一部分)。
上图为上证和深成指周K线图(第二部分)。
(接前图)。
此后,深成指开始走下降线段,但上证仍延续上升线段。只是,上证两次攻击前高最终都未能过去(仍有金融非银助力,因此上证明显强于深成指;但此时证券本身已成强弩之末——不但不能创新高,而且已不能创前高),即一个上升线段的第5笔走出失败(按最高价算为失败,但按收盘价算并不是失败;也就是按艾略特的波浪数为失败,但按德马克的TD波数不算失败)。
这是写博以来出现过的最大一次没完全说对的地方。当时,尽管已在看跌市场,即认为冲高需要回避,因为结果将是冲高回落并下跌;但对于这个结果的过程,认为上证还能够再创新高。当时的理由:上图中,上证上面的红框也可算中枢,这是一个上升中枢。根据缠论四种终结方式,大盘“中枢无背驰终结”不适用,因此需要有那么一根K线能够去创新的高点,既至少用笔背驰来终结高点从而最终形成中枢背驰终结。现在回想起来,在此过程错误的最主要原因,是对上证的认识仍不够全面——当金融非银被市场当作操控指数的“工具”时,上证已不再是指数,而仅仅只是一只超级权重个股。
从那时到现在,整个市场都运行于此下降线段的过程中。因此,无论上证此前的上升线段第5笔是否“失败”,其下降线段第2笔的起点两市相同,区别只在于第1笔的低点定在那儿(图中有红色的1和黄色的1,但只影响1至2的过程,2后不受影响。对应深成指,可知红色1位置错误,黄色1位置正确。注意目前上证和深成指在日线的次级别上也有相同的情况——即3322点下跌后上证可算作一个下降线段的第3笔,但深成指仍只是第1笔;而实际上,上证只是线形上看似第2笔,实际也还是第1笔,因为上证这个看似3笔的第1和第2笔属于此前的上升线段而不是现在的下降线段,原因只是这个上升线段最终深成指完成而上证失败,构成了两市日线次级别上的顶背离——周四博文中有过此分析,如果不明白,可参看周四博文)。这个下降线段第2笔下跌至第3笔低点甚至第4笔的4-a笔和4-b笔,两市运行都基本相同;不同点出现于4-c笔(又是权重因素,也就是金融非银)。上证的4-c笔持续上行,一直上涨到了与4-a笔持平,从而构成了一个下降中枢;而深成指由于缺少金融非银的助力,4-c笔走了一半就转折为第5笔下跌。两市后半段形成了非常罕见的背向而行,直到几周前上证再度启动金融非银,深成指也仅仅只是维持震荡而能再上涨,并由此构成了一个收敛三角形;也就是上证周K线第4笔为中枢震荡,而深成指第4笔为收敛三角形。
至上周,深成指收盘价已跌破收敛三角形的下边线。理论上其最低点的时间应出现在收敛三角形两条连线的交叉点上,跌幅应大致相等于旗杆的幅度(实际应小于,否则无法构成背驰)。
测算一下这个跌幅的极限值,也就是在确保背驰终结的前提下,深成指最大跌幅应是多少:上图第3笔的跌幅为5201点(15288点-10087点=5201点),第5笔的起点为12246点,12246点-5201点=7045点;也就是深成指理论上的最大跌幅需要下跌到2019年1月4日7011点启动的位置(刚好符合“2浪可以无限接近1浪起点”的条件)。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下跌幅度,并且还是最大值,实际运行并不会这么低,否则就无法构成笔的背驰了(实际运行可以是12246点至7045点间的任意一个点)。
而上证,如果按出中枢一笔下测算,其最大跌幅亦可只略小进中枢一笔下。计算为:进中枢一笔下跌了845点(3708点-2863点=845点),出中枢一笔下的极限值为:3418点-845点=2573点。最低亦基本到达了2019年1月4日2440点的上方(也是符合“2浪可以无限接近1浪起点”的条件)。当然,实际的运行也是3418点至2573点间的任意一个点。
需要注意是:目前正在下跌的下降线段,如果按波浪理论八浪循环划分,还只是中型级的A浪,即上图如果按波浪划分,应是A1、A2、A3、A4和A5,此后经过B浪a、b、c反弹后,应还有C浪的再下跌。
从时间推算,中型级A浪的终结时间应出现在今年底(依据为深成指收敛三角形两条边线的交叉),也就是今年的年线最终应是阴线(这一点,开年时就提示过。因为无论上证还是深成指,年线三连阳后——19年、20年、21年为年线三连阳,至少需要走年线二连阴——22年、23年的年线收阴),2014年应反弹收阳线(中型级B浪反弹),至于B浪能够反弹多久或者多高,无人能够预测;别忘了5178点至2440点期间的那个B浪反弹,即2638点到3587点的abc反弹浪,走了整整两年时间。
因此,七穷、八绝、九翻身”的九月,很可能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翻身”。看到有人对“九翻身”和线段的终点时间矛盾有疑惑,解释一下:“七穷、八绝、九翻身”只是一种说着方便顺口好记忆的虚指,并不含具体的实质性内容;而划线给出的信息,却是实实在在的实指。两者的基础并不一样,所以能统一当然好,不能统一也很正常。不过,“九翻身”还是可作期待的。只是,这里的“翻身”,很可能只是一次下跌途中暂时性的止跌性反弹。而这并不影响年底左右的反转,因为前者是过程,后者是结果。
更需要注意的,是大盘的月线,即基本级波浪上到目前仍有两种不同的波浪可作划分,而且目前仍不知道究竟应是哪一种。见下图:
上图为上证和深成指的月K线图,也是基本级波浪循环的第二循环浪。从左到右逐一分析为:
基本级第一循环浪C终点,上证完成于2013年6月,最低1849点;深成指完成于2014年3月,最低6959点。两个市场C的终点并不一致,即当上证不再创新低时,深成指仍在创新的低点;这就构成了两个市场指数间的底背离,从而触发了基本级第二循环第1浪的上涨。至2015年6月,上证最高5178点,深成指最高18211点(月线上同步见顶,但周线上,上证见顶时间为6月12日那周,深成指为6月19日那周;即至少在日线上构成了两市指数的顶背离——上证不再创新高时,深成指仍在创新高)。此后,两市同步下跌,形态上均有明确的2浪调整形态abc波;上证2019年1月最低2440点,深成指2019年1月最低7011点。其中,深成指的最低点几乎回到了1浪的起点(只差了52点。将“2浪可以无限接近1浪的起点”用到了极致)。
那么,2019年1月两市的低点是否一定就是基本级循环浪2浪的终点呢?到目前仍不能完全确定,因为2019年1月的低点,还可以是2浪A的低点。
上图中,黄线为严格意义上的笔,黄字标注为第一种基本级循环浪,即2019年1月的低点已是基本级2浪的终点,此后的上涨应是新的浪即基本级第3浪的上涨;而绿字标注为第二种基本级循环浪,即2019年1月的低点只是2浪A的终结,此后的上涨只是基本级2浪调整的B浪反弹。
这里还有一个细节,即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的上涨,上证最高3731点,深成指最高16293点;无论上证还是深成指,均未能大于基本级1浪的高点。而这是不可以的,因为基本级3浪上涨一定需要大于1浪,否则今后的基本级4浪如何作调整?何况还有“3浪不是最小浪”的条件要求(理论上,基本级第3浪的高度,上证必须大于8000点,甚至最终可1万点)。从这个条件上看,第二种也就是2019年1月的低点作为基本级第2浪A的低点更为合适。不过,这样一来,深成指2019年1月的最低点7011点已非常接近了1浪的起点,如果走第二种,难道深成指需要跌破基本级1浪的起点吗?那也是不允许的,因为“2浪不能跌破1浪的起点”。
所以,本人更倾向于2019年1月的低点已是基本级2浪调整的终点,此后的上涨,虽说目前仍未大于第1浪的高点,但第3浪完全可以走出一个延长,即2021年2月两市的高点是基本级第3浪的3-1浪上涨。如此,目前的下跌,就应是基本级3-2浪的调整。
这就又需要回到周K线上去分析了,而周K线(中型级)在上面已分析过,和月线第一种循环的分析基本统一;也就是基本级波浪和中型级波浪,到目前两者能够相互解释而不存在矛盾性。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尽管现在市场跌得稀里哗啦,再度需要“3000点保卫战”(而且认为3000点一定会被跌破);但却仍是基本级波浪的牛市,是基本级“牛回头”阶段。只是,这个“牛回头”运行的时间大概率仍需要用年来计算,少则2年,多则5年。
最后,再提示一点:本月(八月)K线,上证为“返底回顶”形态;深成指和创业板为“外包日线”形态。其中创业板已跌破了2022年4月的最低点2122点,深成指离当时的最低点10087点只差了4点(周五深成指最低10091点),下周稍稍一跌就破了前低;而上证从目前看,暂时肯定不会跌破当时的低点2863点。本月已只剩下4个交易日,除非在下周的4个交易里出现急涨,否则月线的形态已不可能消失;而只要下周再稍稍下跌,两市指数就构成了周线级别的底背离过程(注意,在不能确认上证不跌破前低以前,只能是过程而不会是结果)。由此,九月的月K线收出阳线应在情理之中。即:从形态看,“返底回顶”可回升到阴线的最高价甚至重新开启上升格局;“外包日线”可回升到阴线开盘,至少阴线的一半以上(注意“外包日线”并不一定在下一根K线就立刻兑现,而是也可再出下跌阴线后才兑现)。至于周线级别的两市指数底背离,那就更有看点了。需知上面提到过的两市指数月线底背离后,曾催生出基本级循环1浪的上涨。周线级别指数底背离虽说无法和月线比,并目前趋势仍处于下降阶段而暂时无法扭转(实际就是上证最终也需要跌破,从而结果并不是周线底背离;但这个过程的完成,下降到日线级别还是可值得期待),但对于反弹来说却已经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