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降趋势时该如何做交易(选股)

分类: 就市论事(股市观点) |
严格意义上讲,大盘下降趋势时(系统性风险)不能交易,以空仓观望为主;依据为“先大后小”(先大后小、先长后短、做熟不做生,是股票交易必须遵守的基础)。所谓“先大后小”,就是指先大盘后个股。大盘上涨时,个股上涨相对比较容易,因为可“四两拨千斤”;大盘下跌时,个股跟跌概率相对较大,即便某些个股能够上涨,也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但是,大盘毕竟不是个股。大盘有自己的涨跌趋势,个股也有自己可作独立的涨跌趋势,因此宽泛意义上讲,大盘下降趋势甚至系统性风险时,做不做,能不能做个股只是相对而非绝对。
上图为上证、白酒、茅台的周K线对比。
从图中对比可知:大盘5178点开始下跌后,整个白酒板块在茅台的带动下不但没有下跌反而稳步攀升,等到大盘企稳并上涨,整个白酒板块迎来主升,包括茅台叠创新高;但随着茅台的冲顶,大盘开始横向震荡,白酒板块虽仍有继续上涨,但力度和幅度收缩,并随之亦完成冲顶。此后直到今天,上图中的三个价格均处于相对大范围的横向震荡趋势。
上图至少给了我们以下几点启发:
第一点:市场下跌(上涨)时,某些板块或个股并不与市场完全同步,因此也可“轻市场,重个股”。但需遵守一个前提:“涨时重势,跌时重质”。2015年后大盘下跌期,正是白酒推出板块指数不久,那时的白酒股估值不高,且整个行业处于上升周期风口;也就是刚好处于“投资”的最佳区间和时间节点。随着市场的下跌,这类个股正好可用来建仓;随着此类个股(板块)被市场达成共识,建仓就演变成了抢筹。股票其实亦具有社会商品的某些属性,即均有“越涨越有人买,越跌越无人问津”的特性(赚钱效应)。这类结果反复循环,就可形成上图的对比关系。
第二点:市场下跌时,即便能够买入强势板块,也就是第一点所说的那种被市场达成共识的板块或个股,其上涨的难度亦相对较大。上图中,无论白酒板块还是茅台个股,上涨期仍基本与大盘“同步”。大盘下跌时,它们只是不跌或者小跌(跌时小于大盘,涨时大于大盘);真正的快速上涨期,正是大盘2440点触底后的那段上升期。因此“轻市场,重个股”只是相对,不能轻易使用(个人经验,只适合市场横向震荡趋势时;如果是确定性的下降趋势,慎用)。
第三点:市场下跌,特别是下跌刷新低时,今后能够上涨的个股(板块)也可以跟跌(幅度小于市场),但不会随市场刷新低。上图中,大盘下跌刷新低时,白酒板块和茅台只有第一次跟随刷新低;也就是大盘5178点开始的那段下跌,白酒板块和茅台均跟跌刷出新低。此后,大盘三次刷新前低,白酒板块和茅台个股均不再刷新前低。因此,此处最大的启发,就是要能够找到“强于大盘的个股”。这类个股,也可以跟随大盘下跌,但一定需要比大盘跌的少,并需要比大盘更先企稳;而当大盘企稳后,这类个股应率先上涨,即这类个股的底应先于大盘完成,与大盘形成“底背离”。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市场下跌,正是寻找这类个股进行布局的时机。
抛开白酒板块和茅台,回忆一下以往,可知:当市场处于明显的下降趋势时,医药(喝酒吃药)、农业、种业、养殖业,往往都是不错的“避风港”。这是因为这些板块具有一个与其它个股明显的不同点——“刚需”。生病就得治,治病就得吃药,不受经济环境影响。吃饭是“刚需”中的“刚需”,经济环境好坏与吃饭无关;甚至,越是经济环境不好,吃饭问题越是会被提到议事日程。但是,以上行业除医药外,其余都涉及到民生,产品价格受到限控,不可能形成持续性的暴利(短期可以。另外,行业的进入门槛也相对较低;投入、产出的时间周期较短,价格一旦出现暴利,立刻会吸引其余介入,从而自动平息价格),因此当市场企稳并上涨后,这类个股反而会偃旗息鼓;所以,除医药外,这类个股的属性只是“避险”而非“谋利”。
拓展一下思路。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缺少了资源,任何工业品生产都无从谈起(第二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不但是第三产业的基础,更可反哺第一产业);特别是处于产业链顶端的资源,更是资源中的资源(平时说谁有钱时,往往会用一句:家里有矿。说明矿才是顶端产业)。这类行业,当产品处于饱和状态时价格会下跌;当市场经济活跃度下降时价格会下跌;当股票市场出现下跌时个股股价也会跟跌,因此其行业大都被称之为“周期性”。但是,当周期性循环至一个时间点,特别是当经济活跃度从低谷重返上升期时,这类行业就有了一个与其它行业明显的不同点,即先于市场止跌企稳并上涨——股票价格亦会同步。因此,这类个股就有了与其它个股不同的保险属性:除“质”的保证外——工业原料,经济活跃离开谁也离不开资源,还有先于市场探底回升的基础。市场经济下行影响股票市场下跌从而影响板块(个股)下跌,正是布局这类个股的最好时机。
当然,眼光也不能完全盯在“矿”上,更不能盯在那些盘子非常大,矿资源属性低端的个股上;而是要盯在那些符合产业政策,又属于新兴行业发展所必须的前端资源股上,即可能发生“快速增长型”企业的身上。彼得林奇给上市公司分为六种类型:缓慢增长型、稳定增长型、快速增长型、周期型、困境反转型和资产富有型。这六类,最值得“投资”的就是“快速增长型”和“周期型”。其中,“快速增长型”并不受市场和时间的影响;而“周期型”却具有明显的时间限制。所以,找到“快速增长型”比找到“周期型”应更好,但难度是前者不易被发现(即便发现了,价格可能也不合适了),后者易发现却难把控时间节点。更好的,应该是两者的叠加,即既是“快速增长型”,又是“周期型”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