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下周操作策略

(2015-06-07 13:42:00)
标签:

股票

上攻

大盘

月线

钝化

分类: 就市论事(股市观点)

  本周大盘收出了一根低开后一路高歌猛进的几乎光头光脚大阳线,周涨幅8.92%,再刷行情新高,站上了久违7年之久的5000点大关。周成交5.23万亿,相比于上周的5.54万亿略有减少,表明筹码锁定性较好,大盘维持上涨的实力仍然较强;不过,如若随后的上涨过程中出现成交再次放大,则就需提防筹码松动,应控制风险。由于这根大阳线刷出了行情新高,因此从周线上涨形态来说,根据单边上涨不是顶的说法,后市大盘应仍有新高,但亦需注意5230点至5280点之间的压力。

  均线上,本周大盘低开回探过程并未触及5周均,且5周均继续保持上移格局,各周期均线多头排列,周期均线仍然非常强势。指标上,周MACD红柱略加长,DIF与DEA仍保持着上移开口;周OBV量能潮“N”脚仍处底部抬高状(但“N”顶未出新高);周美国线运行于周布林线上轨,且布林线上下轨仍处于大开口状。表明大盘周期向上趋势仍然保持,后市应仍有进一步上涨;但是,周KDJ、RSI严重顶背离,周ASI未能同步刷出新高,因此短期调整风险也不容忽视。也就是说,仅从技术上讲,此处大盘周期向上趋势仍可继续,但已需时刻防范突然性的短线回撤整理的出现。

  从更大的周期(月线)并结合2007年大牛市对比,大盘上攻至5000点的力度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首先看成交量,2007年大盘在上攻6124点时的最大月成交金额发生于5月,月成交3.93万亿,此后经过530“半夜鸡叫”后呈梯形缩量上攻,直至11月月千点暴跌的出现;而本次大盘上攻至今的最大成交量出现于4月,达17.36万亿,5月减量至16.33万亿。目前虽还不能说4月后将一定出现梯形缩量,但如此大的成交金额究竟能否再次突破,在目前管理层收紧融资和关闭伞形信托的条件下,至少会非常困难。一旦量能不能跟上,则即使上攻,基础也就不够踏实。其次看形态,2007年大牛市于4月上攻至4335点后,经历过一波近900点的530回调,月线收出的是一根下影线长于上影的中大阴线。而本次大盘上攻,月线上除5月有过近900点的震荡,还未收出过一根象样的调整性阴线,因此其上升斜率比2007年更加“陡峭”,需当心“亢龙有悔”。第三,指标对比发现,月MACD、ASI、布林线仍有继续上攻欲望;KDJ虽已钝化,但2007年钝化周期相当长,而现在月线才刚刚开始钝化;RSI在2007年4月前有6个月的严重超买钝化,此后经过530下移,在6124点形成月线顶背离;而现在RSI虽也已有5个月的严重超买钝化,但仍未出现顶背离;另外,主力做多资金2007年峰值为98.79%,而目前是86.83%.因此仅从技术上讲,大盘大周期(月线)应仍有继续上攻能力,牛市结束的概率较小。但这种上攻应建立在至少需要一根月线大阴线的配合以修正部分指标上,否则一味蛮干急速上攻,则就可能反而缩短牛市寿命。

  消息方面,证监会收缩融资决心已非常明确,今日又全面叫停了场外配资端口接入;且央行急刹车,非但突然操作千亿定向正回购和放行大额存单,而且更可能导致预期中的6月降准流产。另外,印花税的传问据说也并不是空穴来风(注:仅是笔者听说,未经证实不足为凭。据说,上周印花税传问是财政部上报而未被批准;本周再次上报未批是因为中央主要领导忙于长江“东方之星”翻船事件)。对于一场由资金堆积起来的牛市,一旦不再添加资金,则降温将是必然;一旦开始“抽薪”,则大一点的下跌就恐难以避免;而一旦出台上调印花税这样的政策,则基本可宣布牛市结束。因此分析认为,上述除印花税外的其余措施应都会出现,但印花税至少目前恐还难以推出,除非届时国企改革和注册制已经落实(但也需提防过于疯狂之下的其它短暂调控措施出台)。

  综上所述,从中长期来看,牛市还将继续,究竟会涨多高?“牛市不言顶”,至少6124点不太可能成为终极目标;但时间上还难以把握,下半年或者明年上半年冲破的概率稍大。不过,大周期目标上涨并不代表小周期目标也一定能够上涨,特别是下周,大盘短线又处十字路口。

  由于短周期结构已经出现钝化和背离,因此对于下周走势,需从三个方面来加以观察:第一是本周第二批申购新股的资金又将解冻,这使得市场资金面又会相对“宽松”,周一市场能否在这部分资金的回补下出现上涨需要观察。如果周一下跌,则短线回调概率极大;如果周一上涨,则需延后继续观察,那就第二,上涨后会否出现如上周四和本周四那样的大幅震荡。如果出现,则表明5000点上方压力很大,不经过浮筹消化,已很难一鼓作气继续上攻。同时需观察下跌后的回弹力度,那就是第三。上周四下跌是光脚阴线,周五继续下跌后被重新拉起(笔者周四博文中重点指出,周五如继续下跌,就不应考虑卖而应考虑买);本周四下跌后当天就被拉起(笔者当天中午提出此次需谨慎)。以笔者判断,这种震荡应是主力在训练散户思维,当大家都习惯性地认为下跌后一定还会被拉起而放松警惕大胆参与抄底时,指数就不一定会被再次拉起。而这样的震荡(包括此后的上涨)亦应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介于以上因素,笔者建议下周策略:中长线底仓可继续持有等待更为明确的信号出现;短线仓位中,应至少留出本金,仅以利润部分参与搏击,尔后再见机而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