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圣彼得堡

(2024-06-25 17:54:40)
标签:

情感

文化

杂谈

旅游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火,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那个炮声响起来的地方就是曾经的列宁格勒,现在的圣彼得堡。这无比熟悉的话语在20世纪初就如同今日的网络流行语一样,反复出现在大小报刊杂志,后期也有无数人远渡重洋去到波罗的海岸,只为顶礼膜拜那停在涅瓦河上的打响十月革命第一炮的阿芙乐尔号军舰。
    最初定下机票的时候就一直担心,莫斯科-圣彼得堡这趟内陆往返。战争以来,美欧制裁了俄罗斯,连之前的空客和波音都停止了对俄零备件供应。国际航班还好,可以选择咱们国内的航空公司,可是内陆?之前有新闻报道俄罗斯把所有的波音和空客集中起来,拆旧机给稍新的机提供零配件。航空纵横上显示的这趟航班机型是SU95,可是无论在网上怎么查都查不到这款机型到底是啥样。自从19年之后我只要乘坐飞机必须是宽体机,窄体机免谈,希望SU95不要太小。摆渡车在宽大的机场跑道旁行驶,弯来绕去看到静静等候乘客的飞机都是那种红色涂装的窄体飞机,一直跟老吴嘀咕着“有没有可能是100座以上的中型机”摆渡车挤得很满,我的头能够刚好能在左右30度范围内摆动,但是无论怎么摆动,都无法脱离视线范围内那一对亲昵的情侣。男的之前从五官上来看是亚裔,但是几天下来知道,由于打战人员大损,在莫斯科很多有着亚裔面孔的都不是中国人了,来自远东和蒙古国的人不仅填充了莫斯科的劳动力市场,甚至前线的战士也几乎来自远东。当然据说只要打两年战,只要活着,回来政府会有房子分,还可以拿到相当于20年远东地区平均工资的补助。
   然而现在看来可以判定是中国人了,因为背包里的保温杯。女孩是西人面孔,一直热烈望着自己的男友,时不时凑上去亲一口,男孩则温柔地看着女孩,回应着女孩的亲热。无奈闭上眼睛,然而一闭上那个心底里的老毛病就又有蠢蠢欲动的迹象,于是又只能睁眼权当是睁眼瞎。西人为何总是这么热情外放呢?搞得内敛的中国人都被改变了。
    飞机确实很小,一个摆渡车的人上去将整个飞机填得满满当当的。前面三排是公务舱,后面的经济舱是2+3组合,这是我头一次看见这样的飞机。好在我恰巧在公务舱之后的第一排,而且是靠走廊位置,估计是比公务舱更宽敞舒适的地方。一如以往,战斗民族的飞行员都是风一般的战士,飞机滑行了一会,很快就升空,在还没有完全摆平姿势,餐车已经推出来了。期间飞机遇气流抖动起来,有一次抖得非常严重,我私下认为达到我们国内飞行中的中度颠簸了,结果连安全带的灯都没有亮。餐车收拾完,下降的预报就播出了。
    夜里11:30,飞机准时降落在圣彼得堡,天边没有午夜的黑,虽不至于说亮如白昼,但至少比蓝调时间还早一些的样子。风确实是午夜的风,冷到我都把脖子缩进衣服里。由于刚好国际经济论坛闭幕,机场外人头涌涌,我和老吴借着一个柱子躲风,却见一个矮小精干的小伙--朋友的朋友走了过来,千百人里,唯二的两个中国人,于是微信电话都不用就直接相认了。
    来到停车场,一看居然是一辆国内极少见的跟依维柯同款的大奔驰。就我们两一台这么大的车,叹息着太浪费能源了。我知道俄罗斯的燃料很便宜,虽然战争已经使得价格有所上涨,但朋友说依然不影响他下车后不关暖气,或者冷气,一停就是好几个小时。豪气啊!汽车在白夜里行驶,终于来到预定的酒店,跟莫斯科的洲际一样,外资撤走后,政府全盘接手,有些改名,有些未改名,一切照常营业。只是由于管理层有变化,所以服务质量可能会有所不同。
    凌晨一点进入房间,窗外,地平线处亮若白日,粉红色的朝霞也已熠熠闪烁。用衣架将窗帘死死夹住,不让一丝光漏进来,圣彼得堡第一夜注定好梦。

酒店外凌晨2点的夜空
圣彼得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白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