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2024-06-24 11:46:38)
     当李白在流放夜郎路上遇大赦获得自由,从而独自划一叶扁舟向着庐山奔去,高呼着:夫人,等等我。当高适手持高家枪与程公公道别,高头大马上的程公公以剑为器,拍剑为和,唱诵着“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那一刻,我禁不住双眼潮湿。
        《长安三万里》从高适的角度,讲述了高适自己与李白的相识相知,各自的境遇,从而牵出来贺知章、张旭、崔颢、杜甫、孟浩然、王维等等,我们所有耳能熟祥的诗人,还有声名斐然的李龟年、裴十二公孙大娘和吴道子就这么活灵活现地在我们眼前出现。盛唐时期的长安、扬州、江夏像画卷一样逐次打开,从田园到边塞,从市井到宫廷,从盛极到衰败,无一不让人为之感喟。
    
三回梁园,三上黄鹤楼,三入长安,两下扬州 ,高适与李白的每一次重逢,就如同满是星子的夜里绽放璀璨的烟花。初始时的李白,鲜衣怒马、飞扬恣意,举手抬头间尽是骄傲,仿佛似锦的前程近在咫尺。行云流水的剑影、笑弹琵琶的狂傲、邀月同饮的豪放、赤膊相扑的勇猛,那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诗仙呀!盛唐的自信和骄傲在“天生我材必有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中彰显得淋漓尽致;高适的沉稳、内敛在沉默不语的高枪法以及日复一日的农耕中一点点释放,即便26岁才开始作诗,却依然无法影响其在“是人都会作诗”的盛唐位列诗人前十,尤其平定剑南、攻打吐蕃以军功获取谥号,独盛唐诗人之唯一;初识时年轻的杜甫用小迷妹的眼神望着偶像李白,倾尽才能为偶像题诗15首,即便其后颠沛流离,即便只收到两首偶像的回赠,却无法阻止号称诗圣的杜甫终生铁粉,直至偶像摘仙而去都不能已。
    然而,背部被大伙烧灼的大象,原本在长安的夜场表演套圈给众人图个乐子,却不得不在大街上奔跑求生,而原来夜夜笙歌的人们却不知道去了哪里。凄惨的嘶吼声伴随着大火烧裂房屋建筑的声音,长安破了,盛唐没了。
    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盛世大唐,轰然崩塌了。狼烟四起,白骨露野。于是乎,诗圣写出来《三吏》《三别》,句句让人泪目。 
    盛唐时期的诗人既是文人,又是“武将”,除了用诗歌述说着国仇家恨,更多的是投帐军中,欲杀敌于前线。然而我却看见李白的不得志,高适的郁郁寡欢,杜甫的疲于奔命,王维的被迫无奈。一切的一切都随着盛唐的逝去变为云烟。
    “长安三万里”,三万里不止画出了长安的壮阔和广袤,话出了李白高适的“理想之地”,更是意出他们与理想的距离就是三万里之遥呀。
    盛唐不再,无论是中唐的大历诗人,还是晚唐的小李杜,都已经没了盛唐时期的豪气,有些更是徒有风味,风骨顿失。
    年少时看《唐诗三百首》,无法理解书中所讲的不同时期的诗风不同,已过半百的我早已经历经人生各种磨难,早知繁华均不是长久,困难却通常随影前行。然而没有经历过盛世繁华,自然就不知道与荣有焉的骄傲,更不用说与身俱来的“体被华质”“骨气奇高”。
    所以盛世的长安,还有那一群恣意豪放的诗人势必是中国历史上最美丽的存在。
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再识莫斯科
后一篇:圣彼得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