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质量评价:过程性评价

标签:
育儿 |
过程性评价又称形成性评价,指的是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对活动本身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对活动过程及时进行调整,保证活动目标的实现。具体在学前教育领域,即指在某项学前教育计划或方案实施的过程中进行的评价,其主要目的是在计划或方案实施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改进计划或方案的依据,从而不断调整、修改学前教育计划或方案,以期提高计划或方案的质量。
一般来说,过程性评价不以区分评价对象的优良程度为目的,不重视对评价对象进行分等鉴定,更多地与评价的改进功能、导向功能等联系在一起。
表2-1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区别
特征 | 过程性评价 | 终结性评价 |
主要目的 | 在发展过程中改善教学计划或方案 | 判断教学活动的总体价值 |
运用时机 | 持续性进行,并反馈到发展循环中 | 通常在教学或方案完成时,或重要决策时 |
评价风格 | 严格、系统、诊断性 | 严格、系统、比较性(与标准比较) |
一般评价者 | 本单位教职人员或本单位特有的评价者 | 外部人员,非本单位参与者 |
评价结果的作用者 | 教职人员等 | 资助单位、主管单位、家长等 |
(一)真实评价 http://gansu.ouchn.cn/pluginfile.php/229946/mod_page/content/33/show2.png
1.真实评价的涵义 请结合视频学习这部分内容。http://gansu.ouchn.cn/pluginfile.php/229946/mod_page/content/33/bf2.png(时长:00:23:28
主讲人:潘月娟 北京师范大学 副教授)
真实评价就是指各种在现实生活或类似现实生活的真实情景中为评价对象呈现真实任务以考察评价对象真实表现的评价方法。
真实评价代表着一类评价方法,如:公文包评价、系统观察日记、展示会、日记、自我评价、同伴评价、集体讨论、演示、实验等。真实评价中教师对幼儿发展的评价将渗透到各种教育活动中去,评价和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并根据不同的教育活动组织形式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强调在真实的生活,学习情景中对幼儿进行评价。评价目的在于了解幼儿的能力与不足,为教师改善教学。另一方面,教师自身也可作为真实评价的对象,考察教师在班级这样真实的教育场景中的教育行为,进而改善教学。
真实评价的内涵
(1)强调评价幼儿和教师在真实情景中的知识和技能的运用情况,如儿童在相关的问题背景或实际情况中如何使用现有的知识和技能,或如何建构一个答案、创作一项作品、进行一个论证。又如,教师在一定教育场景和突发情况下如何使用教育理论和技能。
(2)既可以评价幼儿或教师展现某种技能的水平,也可以直接评价幼儿或教师创造的成果。
(3)评价者观察幼儿的实际操作过程或记录学习成果,并按照事先设计好的一定的标准对幼儿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2.真实评价的形式和应用
就形式和应用而言,对幼儿的真实评价任务可以分为简短性评价任务、事件性评价任务和持续性评价任务三类。
(1)简短性评价任务
这类任务常用来考察幼儿对某一知识的基本概念、程序、关系及思维技能的掌握情况,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较短。
(2)事件性评价任务
这类任务常以某一知识领域为基础,评价儿童表达流畅或解决问题的能力。事件性评价是以小组或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一般完成任务的时间较长。
(3)持续性评价任务
这类任务常是目标较多、时间较长的项目,内容涉及一个综合性的主题或单元,通过展示或仪式来呈现完成任务何掌握技能的情况。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一般很长,有时候需要一个月甚至一个学期。
3.真实评价的优缺点
不是所有的学习活动都适用于真实评价,真实评价比较适合于:观察评价对象解决某些问题或者通过成果推断其能力;观察和评价技能;可以评价创作作品的步骤是否清楚;可以根据所创作的作品推断评价对象的情感倾向。真实评价是一种建立在评价者观察基础上的主观判断,因此要取得可信的评价结果,必须防止可能产生的评价偏差。
真实评价就是指各种在现实生活或类似现实生活的真实情景中为评价对象呈现真实任务以考察评价对象真实表现的评价方法。
真实评价代表着一类评价方法,如:公文包评价、系统观察日记、展示会、日记、自我评价、同伴评价、集体讨论、演示、实验等。真实评价中教师对幼儿发展的评价将渗透到各种教育活动中去,评价和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并根据不同的教育活动组织形式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强调在真实的生活,学习情景中对幼儿进行评价。评价目的在于了解幼儿的能力与不足,为教师改善教学。另一方面,教师自身也可作为真实评价的对象,考察教师在班级这样真实的教育场景中的教育行为,进而改善教学。
真实评价的内涵
(1)强调评价幼儿和教师在真实情景中的知识和技能的运用情况,如儿童在相关的问题背景或实际情况中如何使用现有的知识和技能,或如何建构一个答案、创作一项作品、进行一个论证。又如,教师在一定教育场景和突发情况下如何使用教育理论和技能。
(2)既可以评价幼儿或教师展现某种技能的水平,也可以直接评价幼儿或教师创造的成果。
(3)评价者观察幼儿的实际操作过程或记录学习成果,并按照事先设计好的一定的标准对幼儿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表 2-2 真实评价内容、目标及成果体现
评价领域 | 技能目标 | 成果体现 |
语言 | 口语表达流畅,能生动有感情地描述事物 | 讲出的故事 |
美术 | 材料运用 | 作品 |
音乐 | 唱歌、舞蹈 | 展示或演示 |
计算 | 加减运算 | 计算的结果 |
自然科学 | 实验操作、信息收集 | 作品、模型或描述 |
游戏 | 材料运用、社会交往技能 | 描述、展示或作品 |
自然科学 | 运动技能 | 动作展示 |
2.真实评价的形式和应用
就形式和应用而言,对幼儿的真实评价任务可以分为简短性评价任务、事件性评价任务和持续性评价任务三类。
(1)简短性评价任务
这类任务常用来考察幼儿对某一知识的基本概念、程序、关系及思维技能的掌握情况,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较短。
(2)事件性评价任务
这类任务常以某一知识领域为基础,评价儿童表达流畅或解决问题的能力。事件性评价是以小组或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一般完成任务的时间较长。
(3)持续性评价任务
这类任务常是目标较多、时间较长的项目,内容涉及一个综合性的主题或单元,通过展示或仪式来呈现完成任务何掌握技能的情况。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一般很长,有时候需要一个月甚至一个学期。
3.真实评价的优缺点
不是所有的学习活动都适用于真实评价,真实评价比较适合于:观察评价对象解决某些问题或者通过成果推断其能力;观察和评价技能;可以评价创作作品的步骤是否清楚;可以根据所创作的作品推断评价对象的情感倾向。真实评价是一种建立在评价者观察基础上的主观判断,因此要取得可信的评价结果,必须防止可能产生的评价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