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终结性评价
(2017-11-24 11:02:10)
标签:
育儿 |
一、评价主体
终结性评价是指在某项学前教育计划或方案结束后对其最终结果进行评价,判断所获得的成果实现目标的程度。终结性评价关心的是学前教育活动的结果,主要是事后评估,更多与鉴定功能、激励功能联系在一起。常常用于对评价对象做出鉴定、区分等级、预言评价对象的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作出关于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个体的决策、作出教育资源分配的决策等。学生的毕业考试、教师的考核、幼儿入园面试都是终结性评价的例子。
(二)终结性评价的作用与局限
1.作用
实上,在教育范围内进行的评价,最大量的还是终结性评价,如入学考试、就业考试、教师资格考试等评价活动。开展终结性评价也是对社会负责的表现,也是社会和行政管理机构对幼儿园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有效手段,是提高教育投资效益和效能的重要途径,进行终结性评价也是教育系统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重要措施。
2.局限
终结性评价也有很多不足,比如对评价对象本身的发展和完善无能为力;重视的是最终结果,而不管结果是如何达成,无法体现不可比的因素等;依据事先设定的目标,如果目标不够客观或不易检测,那么评价的可靠性就会大大降低。
分级分类验收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种质量评价形式,运作过程中很容易演变为典型的终结性评价。这样进行教育质量评价的结果必然是:验收期间脱层皮,验收之后歇口气;验收期间想办法过关,验收之后再也不问不管;有的幼儿园甚至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准备验收,如借钢琴,借图书,借玩具,或突击购买硬件设施,甚至为验收请客送礼,验收的时间往往只是半天,半天的活动可以精心准备,而半天之后的质量就不再放在心上了。
终结性评价是指在某项学前教育计划或方案结束后对其最终结果进行评价,判断所获得的成果实现目标的程度。终结性评价关心的是学前教育活动的结果,主要是事后评估,更多与鉴定功能、激励功能联系在一起。常常用于对评价对象做出鉴定、区分等级、预言评价对象的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作出关于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个体的决策、作出教育资源分配的决策等。学生的毕业考试、教师的考核、幼儿入园面试都是终结性评价的例子。
(二)终结性评价的作用与局限
1.作用
实上,在教育范围内进行的评价,最大量的还是终结性评价,如入学考试、就业考试、教师资格考试等评价活动。开展终结性评价也是对社会负责的表现,也是社会和行政管理机构对幼儿园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有效手段,是提高教育投资效益和效能的重要途径,进行终结性评价也是教育系统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重要措施。
2.局限
终结性评价也有很多不足,比如对评价对象本身的发展和完善无能为力;重视的是最终结果,而不管结果是如何达成,无法体现不可比的因素等;依据事先设定的目标,如果目标不够客观或不易检测,那么评价的可靠性就会大大降低。
分级分类验收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种质量评价形式,运作过程中很容易演变为典型的终结性评价。这样进行教育质量评价的结果必然是:验收期间脱层皮,验收之后歇口气;验收期间想办法过关,验收之后再也不问不管;有的幼儿园甚至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准备验收,如借钢琴,借图书,借玩具,或突击购买硬件设施,甚至为验收请客送礼,验收的时间往往只是半天,半天的活动可以精心准备,而半天之后的质量就不再放在心上了。
前一篇: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后一篇:幼儿教育质量评价:过程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