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文综应试技巧(三):得来全不费功夫

(2017-05-24 14:46:23)
标签:

教育随想

很多同学谈起做文综选择题的感受,都会脱口而出两个字——纠结!

是的,纠结就理应是高考文综选择题的心理感受。正是因为纠结,才能导致大多数同学不知所措,才能把题目做错,这道题才能具备一定的区分度。才能让高考发挥出选拔功能。

但是,你想过你为什么纠结了吗?

你犹豫徘徊的原因不是你学的知识不扎实,而是材料的提示没有引起你的重视。

你可能会说,材料我是认真看了的呀!

别闹了,大哥!你是认真看了,但是你并没有明白命题人为什么给你这个提示,这个提示引领下,你应该往哪个方向去思考。

看下面的例子。

(2016海南卷)下图所示区域中,秋明、汉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2014年起,这些城市郊区以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高考文综应试技巧(三):得来全不费功夫

1.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      

A. 热量           B. 水分         C. 光照         D.土壤

解析:这道题显而易见,选A。

2.该地区利用温室培植蔬菜的优势条件是(      

A.劳动力成本低                    B.生产技术先进

C.种植历史悠久                    D.能源供应充足

解析:很多同学开始纠结,AC很容易排除,就剩下CD了,文字中说的是利用荷兰的技术,B项很有道理。可是你看看题干,主语的该地区,也就是图示地区,技术是荷兰的,不是当地的,B项不合适。D对不对呢?当你注意看到图中的图例时,你的心中一定会窃喜,就是D了,确定无疑。要不命题人把石油、天然气、输油管线的图例呈现出来干什么呢?这就是在暗示你,我这里有很多能源啊,有的是能源,可以为发展温室蔬菜提供能源。

3.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是 (      

A.减少蔬菜对外依赖                B.增加农业经济收入

C.改善当地种植结构                D.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解析:文字中的最后一句话: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再对比第一句话:秋明、汉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命题人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就是为了A项减少蔬菜对外依赖。

你看,只要注意材料中的细节,你就会体会到命题人的煞费苦心,其实人家已经暗示给你了,只要你用心体味,是很容易看穿命题人的意思的。

不信,再来一道题。

在新疆伊犁、塔城、喀什等地,寒冬采冰储藏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等到来年夏天出售到市场上。下图为伊犁河及其支流吉尔格郎河示意图,这里曾是伊犁河谷最大的采冰场,但近年来伊犁河谷采冰规模越来越小。
高考文综应试技巧(三):得来全不费功夫
​1.新疆伊犁寒冬采冰储藏主要用于(      

A.制作冰雕景观,发展冰雪旅游     B.传统冷饮原料和食品保鲜

C.获取淡水,缓解用水紧张状况     D.夜间纳凉,调节室内气温

解析:仔细读文字,会发现冬季采的冰块是要明年夏天卖到市场上去的。这是一个极其关键的信息。A项不符合新疆的自然背景,发展冰雪旅游,制作冰雕应该去东北。更何况冰块是要明年夏天卖到市场上去的。而冰雕大多是冬季举行,与题意不符;C项,获取淡水你就应该直接把冰块化了,自己喝了,没必要明年出售冰块,不合题意;D项,夜间纳凉,新疆本来日较差大,夜间气温不高,冬天就更冷了,不可能纳凉。即使夏季纳凉,你就不应该卖了,自己留着用。B项最契合题意,出售的原因就是让别人买回冰块当冰箱用。

2.吉尔格郎河成为伊犁河谷最大采冰场的主要原因是(      

A.水质较好、运输便利             B.水量丰富,产冰量大

C.水流缓慢,透明度高             D.河道较浅,易于开采

解析:这道题很多同学问,就是确定不下来。我说,你再好好看一看图例,图中的采冰场附近有什么。同学回答,有交通线。对了,这就是命题人最想强调的,A项有运输便利,因此就是A了。别的说的再好,也不能选,因为不切题,不是命题人的意图的体现。

3.导致近年来伊犁河谷采冰规模越来越小的原因是(      

①气温升高     ②降水减少      

③发现新的采冰区   ④机器制冰的大量出现   ⑤水质污染加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解析:​气温升高符合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关键是气温升高会导致冰川融水减少,冰川融水是新疆地区的最主要河流补给形式,A项应该可以;降水减少不合理,此处本来降水就少,不是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发现新的采冰区并不一定导致采冰规模减少,二者不存在因果关系;机器制冰的大量出现应该是对的,因为现在的冰箱做出冰块完全没有问题;水质污染也有道理,就是冰块不像以前的干净了。D项是答案。

​通过以上两个例题的分析,可以发现做好一道高考选择题,关键是要通过材料信息的提示摸清命题人的真实意图,而不是凭借自己的一厢情愿,这样只能陷入纠结的两难境地。某种意义上说,做题就是对话,和命题人对话,只不过命题人不会把话说明,而是通过图例或者简单的文字提示你,引领你,识不识相就看你的了。

说难听了,这就像考查你的察言观色的能力。命题人就是皇帝,一个眼神过去,你作为太监就要明白皇帝想让你干嘛。这样才能在大内皇宫里混下去。否则,哪天被斩了你都不知道为啥。

当你纠结时,​不妨回头重新审视材料,搜寻命题人的蛛丝马迹,立即就能体会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人生况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