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要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到孩子身上
(2017-03-13 10:12:44)
标签:
杂谈 |
长久以来,我们的文化将利他和集体主义捧上神坛,而一直将利己和个人主义视为邪恶,我们认为,利己和个人主义意味着自私自利和自我中心,而利他和集体主义则意味着自我牺牲和奉献。这个逻辑具体到生活中,就成了这样的人生观:我要为别人活着。
那些口口声声说一切都是为了儿女的父母,我真的很奇怪,你们自己为啥不好好的活呢?为啥硬要把自己的生命价值附着在孩子身上呢?孩子荣,你们便荣。孩子失败,你们便失败。仔细想,简直就是变态,每个人的光荣或耻辱,为什么不由自己来定?如果你的孩子将来长大了所做的一切也说是为了他的孩子,这就成传销了,一环扣一环。
父母声称“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其实这根本不是对孩子的爱和尊重,而是用自己巨大的牺牲,让孩子“一切都要听自己的”。
家长们一定要记住:夫妻关系才是家庭关系的定海神针。中国家庭问题大部分是由于关系定位错误。老一辈无休止干涉下一代。有的父母甚至将亲子关系摆在第一位,孩子在心中的地位超过了配偶。这是一定会出问题的。孩子难以承受,配偶感受到了冷落。亲人之间没有适度的空间概念,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乱哉!
那个让很多人难以回答的问题有答案了——
“你的妻子和母亲同时掉到河里,你先救哪一个?”
当然是要先救我的妻子。
那你的母亲呢?
有我爸呢!
见多很多夫妻关系破裂却打着为了孩子的幌子刻意凑合着过不愿意离婚的人。这种为了孩子着想的初衷是好的。现实却是,孩子终有一天会明白你们在一起的幸福都是装出来的,是为了表演给他看的。熏陶之下,他就会在无形中认为人生也是如此灰暗。该离婚的就果断离婚,明确告诉孩子,你不用为我们的关系破裂负责,这是父母之间的事情,与你无关。虽然离了婚,爸爸依然爱你,妈妈依然爱你,在你的重大场合比如生日、毕业典礼、家长会等父母都会出席。坦诚面对,积极回应,孩子依然会健康成长,关键是孩子会从你们身上学会真诚地生活,不做作,不伪装。你们二人发自内心的富足和幸福,才能将美好内化到孩子的心中,让孩子真真切切地意识到:他是你们的爱情结晶。而不是被人嫌弃的累赘。
听话的乖孩子其实都是问题孩子,我们的价值观总是强调孩子必须听外界的。在家听父母的,在学校里听老师的,在单位听领导的。就是不能按自己内心生发的思想来行事。这是致命的。为了迎合别人的评价,就必须将自己隐藏起来。可是,属于内心的终究是要呈现出来,只不过是在外人难以察觉的阴暗处。这就是很多人往往扮演多重角色的主要原因。
很多父母受不了上初中的孩子自己呆在房间里并将屋门反锁。认为这一行为是对自己的挑衅和不尊重。其实,父母太过敏感了。孩子的事就是孩子的事,父母应该把尊重放在第一位。尊重是让孩子打开心扉的前提条件。不要随便翻看孩子的抽屉,查看孩子的手机,这真的很无聊。很多父母习惯了在自己孩子小的时候进行过度控制,没成想,孩子大了以后,开始摆脱这种控制,此时的父母多半会有一种崩塌感,进而导致无力感。甚至恼羞成怒,认为孩子变坏了。其实是父母陷入了全能自恋的怪圈,以为孩子的世界必须顺着自己的意志来运行,这无异于痴人说梦。家长们,及时放手,按需求来照顾孩子,而不是自己的感觉来管束孩子。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给孩子做个好榜样胜过你千言万语的唠唠叨叨。
前一篇:高三生,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