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很喜欢听他们回来聊天,听着听着我就不自觉得和自己的大学生活比,尽管时过境迁十余年,但看法却几近相同。同学们会聊到在大学的各种新鲜见闻、奇葩传说以及荒诞怪事。但掩不住的是对未来的迷茫。
高中保姆式的监管和大学放羊式的散养形成了强烈对比。以前高考上大学就是奋斗目标,现在实现了,下一步去向何方却不得而知。整个人一下子变得迷茫起来,会进入一个精神相对空虚的时间段。丧失了外力的逼迫,整个人像散了架一样,游移于校园中而无所事事。那时的我时常呆坐在宿舍,对看书上自习完全没有兴趣,只是这样光阴虚度。讽刺的是,心中还有个声音自豪地对自己说:我已经考上大学了,是大学生了。
空虚迷茫的另一个来源是对所学专业的无知。有的是主动选择的专业,有的是被专业选择。但我们真的对这些专业了解吗?上了几天课,才知道专业知识和自己内心想象的迥然不同,于是各种灰心沮丧涌上心头,前途顿然一片黯淡。内心还会生出一点小叛逆,心想,要不,咱就换个专业。可是,换专业哪有这么容易。
究其根源,我们欠缺的是给孩子一个职业的规划,让孩子知晓你这一辈子的主攻方向应该在哪里。首先我们要明白,现实中能完全凭着兴趣和爱好谋生的人很少。原因首先是能力问题,喜欢的不一定是最擅长的。我身高一米六,特别喜欢打篮球,想去NBA。这就是痴心妄想。因为你的身高就已经让你和篮球彻底绝缘了。大家不应该只想我喜欢什么,还要想我的自身素质最适合做什么。其次,还有一个运气问题。有的人机缘巧合登上了大的平台成就了灿烂一生,自然也有人阴差阳错与机遇擦肩而过痛悔终生。然而,谋生是一个人活在世上的基本责任。你的兴趣爱好不能免除这个责任。在兴趣、责任和天赋三者之间,每个人都要谨慎权衡,找准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一旦定下来,那就坚定走下去。纵使一开始的坚持并非自己所愿,也要无怨无悔。相信,任何执着的奋斗都是在积累人生经验增长才干。一旦机会来临,你便可华丽转身。
还有的同学识尽了人间阴暗,颓废悲观写满脸颊。其实,大可不必。人,一定要和生活达成妥协。当然,是有底线原则的妥协。坚决不做违背自己良心的事。人生的意义当然不是随波逐流,而是在世俗中活出自我,出淤泥而不染。同样面对世俗,你要体现不一样的内心和自我。万不能逃离世俗,做了屈原和七贤。
大一新生的精力分配相对于高中来讲更加多元化,除了听课学习,打理各类人际关系参加社团活动成了另一个最消耗精力的通道。舍友来自全国各地,性格千差万别,如何愉快相处考验着每一个同学。肯定委屈过,肯定懊恼过,肯定不解过,还肯定失眠过,这都是成长的必然代价。社团同样会让你大跌眼镜,没有你想象中的单纯质朴,也不会像你想象得义正辞严,到处是一声叹息。没办法,这就是生活,你必须面对。
总之,大一的生活总是和你以为的不太一样。
生活的残忍原来不是因为它蛮横霸道,而是它总会来挑战你那些旧有的理解。你只有两个选择:
要么继续走,要么被遗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