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看图一定要记清楚: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板块分为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牢记大洋板块密度更大,类似于冷气团;大陆板块密度小,类似于暖气团。二者碰撞的结果是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
下面看一看特别之处:
1.印度洋板块的范围很特别,竟然包含了亚洲的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和大洋洲。这一点必须搞清楚。印度洋板块不是单纯地大洋板块,反而是大陆板块。
2.南极洲板块在东太平洋的部分延伸到了很低的纬度。也就是说,美洲板块的南美洲部分并没有和太平洋板块相邻。
板块的交界处分为消亡边界和生长边界。消亡边界就是板块之间发生了碰撞挤压。根据板块的性质,又分为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碰撞和大陆板块之间的碰撞。由于大洋板块密度大,就会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两个板块的碰撞之处称之为地缝合线,就是海沟,比如马里亚纳海沟、冲绳海槽等。碰撞还会使得沿海大陆架隆起出露海平面,形成岛屿。这些岛屿连成一线,形成岛弧链。比如北方四岛、日本、台湾、菲律宾还有印尼。还有的碰撞更加剧烈,直接将大陆架几乎全部抬起,形成高大的海岸山脉。比如科迪勒拉山系,只不过,北美洲部分的落基山脉是由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而成,而南美洲安第斯山是由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而成。

还有一种碰撞是大陆板块和大陆板块之间的碰撞,由于二者密度相当,所以碰撞的结果就是死磕。硬碰硬导致了巨大的褶皱山脉和高原的形成。比如,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上面已经提到,印度洋板块就是大陆板块)碰撞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形成了阿尔卑斯山。可以想见,地中海的趋势是越来越小。喜马拉雅山的高度会越来越高。


生长边界指的是板块之间的张裂之处,一般形成裂谷和海洋,比如红海的趋势是越来越宽、东非大裂谷越来越宽、非洲的湖泊、死海越来越低等。张烈的位置就是海底火山喷发的地方,所以很容易形成海底火山,我们称之为大洋中脊,有的喷发高度很高,高于海平面,形成岛屿,比如冰岛。
前一篇:对孩子如何做到惩罚得当?
后一篇:气压带和气旋的区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