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复习“点线面”

(2014-09-09 10:34:15)
标签:

专业业务

    同学们,现在开始的一轮复习老师都会根据课标和考纲将知识点面面俱到讲一遍。课堂上的知识是以“点”的形式讲解的,每一章每一节都会产生一些知识点,将这些知识点理解好消化好是做好题目的前提。命题人就是将这些基本的知识点融入到题目之中,点不变,变的是不同的题目情境。很多高一高二并未好好读书的同学一定要抓住一轮的机会,把自己以前漏掉的知识点一一补齐。最好每天整理一下所学内容,做到对今天所学烂熟于心。将繁杂的知识拆解成细碎的知识点,这是一个由薄变厚的过程。
    理解好这些知识点并不能保证你获得高分。下一步就是像串穿糖葫芦串一样将这些点一一联系起来,由树叶回归树枝,由树枝回归树干,每一册的教材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每一章都是一个树干,每一节都是一个树枝,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一片树叶。所谓简单的题就是考查的知识点很少,不用拐弯,你一看一目了然;所谓难题就是考查的知识点有很多个,思维跨度较大,弯弯曲曲,你过了第一关不一定过得了第二关,最终你没把题做出来,这就是难题。唯有站在更高的层面上俯视这些零零散散的知识点才能真正融会贯通,实现质的飞跃。遇见难题才能练就火眼金睛,洞穿全部的秘密。这就是把知识点串成线的意思。
    所谓“面”,就是在全部复习完后要在每册教材之间构建内在联系,这是应对综合大题的必须做的工作。最难的题就是要纵览全局,对知识的整合能力的要求是很高的。完成一到综合大题,可能需要这本教材的这块知识,还可能用到另一本教材的另一块知识。不管是数学的解析几何还是文综大题,无不具备这一特点。将教材驾驭得炉火纯青需要学生把已经熟练掌握的知识进行深度加工,自我构建起这是内在之间的逻辑关系,熟知本学科教材编写的逻辑体系。做到这一步就已经学到出神入化的程度。考试就是考生和命题人隔空对话的过程,命题人对知识的理解自然胜人一筹,很多同学做不好题就是和命题人想不到一块去。这时会埋怨人家出的题不好,其实大错特错。是自己的理解达不到人家命题人的水平。钻研深的孩子和命题人之间就会形成默契,英雄所见略同,心心相惜。做起题来非常对路。
    “点——线——面”的理解逐步升级,要求越来越高,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厉,创造新的奇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