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区域对规律的局限
(2014-05-12 20:36:54)
标签:
专业研究教育 |
我们学习到一个结论或规律的时候,往往将结论或规律与当时的时空联系在一起,后来在应用结论会规律的时候就始终带着原来时空的印记,哪怕换了另外的时空还是自然而然地认为规律或结论还是那样子的。
第一次接触“高山冰雪融水”的时候,是学习中国西北干旱地区内流河的时候,以塔里木河为代表的河流夏季会由于温度升高,高山上的冰雪融水大量融化,汇入河流形成夏汛。学到这里,成见产生了:认为高山病雪融水夏季是融化量最多的季节。
最近遇到了南亚的印度河,它的汛期有两个,一个是3—4月的春汛,补给来源就是高山冰雪融水;一个是7—8月的夏汛,补给来源是西南季风。当时我就傻了,怎么高山病雪融水出现在春季啊?不是夏季吗?
真是愚蠢!高山冰雪融水就是山顶上温度超过零度后,冰雪水融化。条件就是山顶温度超过零度。印度河地处低纬热带地区,3—4月时的气温已经很高了,山顶的积雪已经融化。而新疆地区纬度较高,3、4月份山顶的温度还低于零度,需等到夏季7、8月份,积雪才融化。
打破区域的局限是高考应试的重要能力,核心就是抓住结论或规律的必要条件,结合不同的区域来验证这一必要条件,就会很容易发现那个最重要的变量。
前一篇:感谢妈妈
后一篇:考生开饭店,老师来吃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