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地图
(2014-05-06 11:56:33)
标签:
教育随想教育 |
地图是最宜想象的。
想象中的轮廓是夸张而拟物的。地处亚欧大陆西北的大不列颠岛,像一只蹲着身子、竖着耳朵的狼,觊觎着整个世界;日本则像是中国大陆沿海外缘的藩篱,更像一条硕大的蜈蚣,近代以来周边所有国家都被它噬咬过;澳大利亚大陆则像挂在儿童项圈上的长命锁;法国则像六边形的桌面;意大利如女人的高跟靴;越南则像一块细细的肋条肉;印度像一个硕大的奶牛乳房,挂在亚欧大陆庞大的身躯之下;而斯里兰卡则像是从这个乳房上滴下的一滴牛奶;台湾岛像纺锤,海南岛像菠萝;南海诸岛像一串串散落于南海的珍珠。
想象中的疆域变迁是蛮横但有反复的。美俄版图的扩张与其对邻国的鲸吞与强取豪夺分不开。墨西哥的北部近一半领土,今德克萨斯州及新墨西哥州被划归美国;非洲各国的边界大多是平直的,它无视山川形变的规律,这与当初的欧洲殖民者根据某一经线南北一划,沿某一纬线一划,像切蛋糕一样划分其实力范围有关;苏联的解题则像是一只瓷器被撞成15块大小不一的碎片;原南斯拉夫版图更像一只香喷喷的烤全羊,一下子被大卸成6块。民族的凝聚力是国家统一的粘合剂,如德国的统一,阿尔萨斯和洛林在法德间的几易其手,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的失而复得,皆见证了民族的屈辱,也见证了民族奋起的光荣。
想象中的大陆是活动而有生命的。不知在多少个世纪以前,南极大陆和印度大陆闹翻,一个毅然南下,经历了多少世纪的漂泊,现孤独地蜷居于世界的最南端,虽冰天雪地但其地下丰富的煤炭、天然气、石油等告诉别人,它曾经也莽莽苍苍、绿意盎然;一个强势北上,逼迫古地中海渐渐退出亚洲中部腹地,与亚欧古大陆相碰撞,把后者顶托起来,于是喜马拉雅山形成并渐生渐高,青藏高原也隆升起来,这种抬升至今已持续了6000多万年,北移势头至今不减。可以想象,若干世纪之后,印度半岛因北移而萎缩,青藏高原更加雄伟壮阔,东亚季风更加典型,太平洋则变成亚洲与北美之间狭窄的水域。
地图中的地名是真实也有猫腻的。金山产金,铜川产铜,盐城产盐,因矿产而得名;山海关扼守山海之间,因地形地势得名;依山川河湖命名,更比比皆是。但地名也有猫腻,冰岛与格陵兰岛的命名,则是海盗们撒的弥天大谎,前者分明是终年温暖湿润、绿草如茵,怕世人踏足,被取了一个寒冷的令人止步的名字;而后者明明是冰天雪地,却得了一个“绿岛”的称呼。
一图在手,尽可浮想联翩,带来新的发现和喜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