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自习六点半开始,六点到六点半的时间,学生吃饭的间隙里,我经常独自一人,任耳机里的音乐想起,驻足操场之上。冬季短暂的白昼早已逝去,黑夜已浸满大地。跑道上驰骋着运动员飞奔的身影,抬头仰望星空,繁星点点,月儿弯弯。思绪亦随冷风飘然而去,这是何等的惬意。
六点二十四分,我回到教室。刚进后门,Y同学背着包正欲出门,和我迎面相对。我很惊讶,不得其解,马上上课了,怎么还背着包出门,这是要干什么去啊?Y一看到我,身子一震,脸上迅速闪过狡黠的一笑,迅速转身,回到座位。我走过去询问,他要去洗澡,占用第一节语文自习去洗澡,理由很简单,这时候去澡堂没有人,不用排队,就我一个人多好啊。我顿时无语,这是什么逻辑。
这个Y就是前一篇文章《又不是光我一个人》里的Y。
同样一个人,不同情境下会说出截然相反地话语——“又不是光我一个人”和“就我一个人多好啊”。只不过,前者面对的是需要承担的责任,后者是违反规则的个人利益。相同之处是“我”字当头的自私自利。
还有很多经常课间迟到的孩子,原因是下了课不立即上厕所,因为这是人多,要等。快上课了再去,这时人很少,不用等,于是迟到,看表情,竟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至于迟到给集体造成的影响,则认为微不足道。只有他自己的事,才是大事。他的心中只装着他自己。
还有早晨起来刷牙,人多水龙头少,个别孩子索性等下去,一直等到没了人,再刷牙,迟到就成为必然。同上一个道理。
这样的孩子天生有一种自我优越感,总觉得自己很特殊,高人一等。别人要排队,他偏不排。总是煞费苦心钻个空子寻找捷径。结果自然要违反大众规则,损害别人或集体利益。思想认识上从不反思自己,总是埋怨制度规则的不合理。经验告诉我们,再合理的制度,他们总能找到不合乎他们需要之处,因为违反规则是他们的本质属性。别人再怎样着急上火,他们的心依然如磐石般坚硬,似寒冬般冰冷。
这样的孩子到了社会上多半也不会依法办事,总是伺机钻漏洞,后果相当可怕。
这就需要教育。我愿化作一缕春风,哪怕只能进入你心灵的一个角落,让遍地黄沙萌发一丝生命的绿意,就足够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