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临窗一角的打闹

(2012-12-03 14:06:59)
标签:

杂谈

    教室很大,加上本学期艺术生的暂时离校外出学习专业,学生人数又少了近十人,所以教室后面的空间更加开阔。冬季气温变冷,后面北窗下有一暖气片,暖意融融。于是,这教室临窗一角就成了班内男孩子的聚集之处。刚开始,只是三三两两的男生下课后站在暖气旁,目视窗外,看着高二师弟师妹们在甬道上走过,时而念念有词,指点江山,时而沉默不语,样子像是在思考着自己的未来,这场景颇具哲学色彩。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男孩子注意到这一角落的绝妙之处,纷纷到此一游,课间经常集中人数达到十余人,此角落安静不在,说笑声不绝于耳。其标准姿势为手抄口袋,面带微笑,个别脚下还踏一篮球,球随足动,畅聊天下大事,不亦乐乎。起初的笑声还充满着课间短暂休息的愉悦感,充满着同学间团结互助的和谐感。但几天以后,每当走进教室看到的就只剩下喧嚣一片,氛围也已完全变质,变得蝇营狗苟、猥琐不堪,早已经超出了他人可以容忍的尺度。要么声音突兀,吓人一惊,引起别人注意的无聊声音就是噪音。要么两三人嬉戏,多人围观哄笑,痞性尽显。远观大煞风景,近观怒不可遏。临近上课仍不肯罢休。于是紧急叫停,严禁同学们课下站教室后排。

    反思之一:学生是不能放纵的。一件事情如果完全顺着一个没有完整自控力的孩子来做的话,会逐步异化,远离最初的意愿。管理是必须的。发现问题而视若不见此乃极大不负责任。只是要在给学生讲清楚基本道理的前提下实施管理。

    反思之二:教育的过程是抑恶扬善的过程。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此话完全错误。“人之初,性本恶”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人性中都具有两面性,二者同时存在,互相矛盾。比如勤奋与懒惰、贪婪与克制、自私与分享、同情心与暴虐心等,它们会在一个人的内心中激烈搏斗,一个好人就是在关键时刻人性中善的一面能最终战胜恶的一面的人。“人”的教育就是让孩子们通晓真善美,扼制住人性之恶的释放,让孩子身心愉悦,健康成长。

    反思之三:凡事都有一个“度”的掌握。这与儒家的“中庸之道”不谋而合。中庸之道并不是指做人做事圆滑,见风使舵的意思。而是做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恰如其分。中庸之道亦即君子之道,其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中庸之道也是古代仁人志士追求的至高境界。中,就是要把握一个合理的限度,就是不要偏激,不要走极端,不要不及,也不要过头。 就是既不让天下人负我,我也不负天下人;既不好高骛远,也不自暴自弃。就是升了官不专横跋扈,丢了官不低三下四;发了财不要为富为仁,受了穷不要人穷志短。

     临窗一角已经重新归于平静,而我更希望大家的内心真正平静下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