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很多中小学体罚学生的事件,具体标题如下:
女生被罚伸蹲300次 校长称非体罚可锻炼身体
小学校长酒后殴打多名学生 称这是“爱抚”
男生未交作业被三名女班干部当众轮流打屁股
小学生因未抄校训百遍被老师当众掌掴
我估计,上述事件的相关老师也不是不知道“体罚”是被严令禁止的,但之所以还如此胆大妄为,是认为“体罚”是很有成效的,的确,“体罚”会产生表面的积极作用。比如,不爱交作业的小孩子挨了揍以后会准时交上作业等。但“体罚”对孩子幼小心灵的健康成长造成的伤害却是永恒的。
我们先来分析老师们为何如此热衷“体罚”:
一、传统观念作祟。“严师出高徒”,很多老师对这句话的理解是片面的。认为“严”就是高高在上的威严,就是在学生面前总表现出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还有更猛的,那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这话就是谬论。“严”并不是错,关键要有“格”,学生犯了错误,老师很生气,但不能把对学生的惩罚当成老师的出气筒,老师的惩罚始终要以帮助学生改正为目的,“惩罚”就不如说是“惩戒”,以戒除错误为主要目的。
二、师生关系的理解不能与时俱进。“天地君亲师”,这句话把教师的地位抬到了顶点,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在我国经济落后的时期,国民受教育程度都不高,基本上都上文盲,当老师毫无容易比别人多识几个字,自然别人都会高看一眼,这样在家长眼中,老师就是权威的教育专家,对老师的话当成真理,从不敢提出异议。但现在不行了,老师只不过是比一般工薪阶层稍强一点的职业罢了,很多家长学历高,又很有水平,对教育问题有自己独立的看法,老师的低位在相对下降,但现实中很多老师看不到这一点,对家长颐指气使,很容易产生矛盾。从学生的角度来说,现在九零后的孩子的知识面甚至比老师还要宽,成才方式的多元化也使得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显得不那么虔诚,对老师也不会像以前那么毕恭毕敬,这在学生眼中不是有意不尊重老师,而是认为是很正常的。这是老师就应该与时俱进,“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把尊重学生人格切实做到实处,和孩子们交朋友。再要是一味强迫学生对自己言听计从,耍权威,用教师的身份强压学生,那就大错特错了。
再来分析“体罚”的严重后果:
一、教师笼罩着深深的“恐惧”气氛。学校应当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乐园,教室更应当成为师生共同进步的欢乐海洋,对学生的体罚首先源于教室内心的恐惧,担心纪律不好,担心自己学科成绩不好,自己本身的素质又太低,除了体罚孩子再无他法,对老师来讲动手体罚就已经说明黔驴技穷了,说明你没本事。孩子面对体罚无能为力,只能默默承受,神经高度紧张,总担心自己哪里做的不好而把老师惹火。孩子的内心没有快乐,只有恐惧。心理必定形成阴影,有的会走向极端,要么再也不来学校,看见某位教师就浑身发抖,要么奋起反击,拿起匕首,将教师刺死讲台。
二、导致孩子双面人格的形成。这是最可怕的。孩子惧怕体罚,为了躲避,他就要违心地做出让老师高兴的事来,这样甚至会得到老师批评,但其内心并不是这样想的。守着老师是一个样子,不守着老师又是另外一个样子。这样的孩子会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哄得老师溜溜转。殊不知,长大成人,就会口是心非,表面一套,背地一套,成为阴险人物,是个危险品。
就说这么多,别再为体罚孩子找借口了,别以为我和孩子关系好,打他他还很高兴呢。在强调一遍,如果体罚管用,那就是最大的失败,因为学生已经人格分裂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