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对食物进行腐蚀、溶化,并为进入十二指肠吸收做好准备。
胃排空食物有差异。对于蔬菜水果类,一般3小时排空一次;对于白色肉类,如鱼类、鸡类,大概3.5小时排空一次;对于混合型食物,4.5小时排空一次;对于红色肉类,却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排空一次。也就是说,如果前面设计的菜式不是你喜欢的,比如你喜欢的是红色肉类,猪肉、牛肉、羊肉、狗肉等等,如果晚上8:00点吃下去,经过12小时之后排空,应该是早上8:00点才能全部到达十二指肠。假设早上、中午又吃不少的红色肉类,你就会发现,全天你的消化系统都无法得到有效的休息,除了消化分解分泌还是消化分解分泌!所以,常年累月吃红色肉类的人群,最容易出现肠胃消化功能下降,胃酸分泌混乱,胆汁分泌失常。慢性病自然最喜欢找上门了。当慢性病出现,病人又吃药物,当药物到达胃区时,胃部到处是红色肉类的天下。胃由于来不及排空红色肉类,最终使得药物无法准确到达目标器官,无法有效吸收并发挥药效,于是药物就会在胃的胃窦区囤积起来。一些断食疗法的临床发现,有的病人出现呕吐时,竟然将十多年前的药物团吐出来,怪不得,药物对这些病人失去效果。更可怕的是,西药的本性呈酸性,病人由于药效得不到帮助,会认为是药的分量不足,加大了服药的分量,最终使得胃部酸度过高,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坚强的胃黏膜、胃壁损伤或者溃疡。长期服药人群,也表现出了体质偏酸的特性。酸性体质是最容易得慢性病的体质。如果你不愿意放弃红色肉类,那就少吃为好,而且还要适量增加蔬菜水果的分量予以配合。
小肠
当食物在胃排空之后,就进入了小肠。小肠实际上是包括了十二指肠的,它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也是消化与吸收营养物质的重要场所,并有内分泌的功能,全长达7米。小肠分十二指肠、空场、回肠三部分。
所谓十二指肠,就是说,这段肠道的长度和我们十二根手指长度的和一致,因此得名。十二指肠“C”型,内有粘膜形成许多环形皱襞,只有上部的粘膜较平坦而无皱襞,是溃疡穿孔的易发部位。胆总管、肝总管、胰腺在它的下部位通过十二指肠乳头相连接。十二指肠是人体吸收食物营养、制造能量的核心,人体70%以上的营养将在这里得到吸收,它也具有内分泌功能。你吃下的早餐到达这里的时候,已经看不到哪些是生菜、哪些是鱼片了,食物经过了分解、溶化,已经变成乳糜状态,肠道开始进行吸收。
胃,小肠虽然都是消化系统的主力军,但是它们的结构,功能却大有不同,这就说明它们各自承担的任务不同,在消化吸收中扮演的角色不同。不能片面的说胃和小肠谁更重要,恰恰相反,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了胃的消化,小肠吸收功能将会大大降低;而小肠的吸收功能丧失后,胃对食物的消化也只能说是“碌碌无为”。
胃,小肠对人体同样重要,所以我们应该一视同仁地关爱胃和小肠。
http://s15/middle/a4097361hc51a3f055a7e&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