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样的检测有点意思

(2024-12-21 14:35:31)
由于在新调整后的品种审定标准中,“品种真实性和特异性”一项较以前有了如下的变动:申请审定品种应当与已知品种DNA指纹检测差异位点数≥4个;申请审定品种与已知品种DNA指纹检测差异位点数=3个时,需进行田间小区种植鉴定证明有重要农艺性状差异。以及:同一品种在不同试验年份、不同试验组别、不同试验渠道中DNA指纹检测差异位点数应当<2个。 感觉以前我们曾经挺“拿手”的选择方式可能“不好使”了,特别是我们以往的、一个有名堂的“F3-0”可以育成两三个、甚至更多品种的方法受到了“冲击”时,感觉我们的选择方法或选择标准也需要随着调整了。但我们也知道,傻了吧唧的调整可能没用,或会让选择的效果变得更差!于是,同在朋友的大力帮助下,我们就一个"F3-0"的若干个品系,进行了DNA指纹检测。由于朋友这方面没有国家检测中心那样的已知育成品种DNA指纹数据库全套品种DNA指纹信息,我们只能用这个“F3-0”系统中的一个较典型的品系为“标样”,进行与同系统内的若干个姊妹系DNA指纹进行比对。检测材料中,就WF6/众麦7号这个组合,共有13个同一个“F3-0、也就是Q192”的后裔品系进行了检测。在检测结果中我们发现,当我们将2017(219)-0-48-0-1-0、 即Q192-1也就是龙堂4号的DNA指纹为“标样”时,Q192-1-1,也就是今年产量比较的Q8小区与其DNA指纹完全一样,当然它们的田间长相也一样,优质亚基也一样,是:1,7+8,5+10。检测结果中,有三个品系位点差异是同一个,即:XBARC61-1B。这三个系的系圃编号就是:Q192-1-2,Q192-1-3和Q192-1-0-0-3. 另外还有一个品系:Q192-1-0-0-6(33291-6)也是有一个位点的差异,只是差异位点代码变了,变为了:XWMC73-7B。值得一说1)或有意思的是,同样只有一个位点差异的Q192-1-0-0-3(也就是33291-3),其田间表现与龙堂4号和另外两个品系表现不同了——这个品系植株较龙堂4号高了5厘米(由于龙堂4号的株高非常稳定,各地种植,高度大概不差两三厘米)。这个高出的5厘米,应该算是极其显著的差异了!另外,它也较龙堂4号的抽穗期晚了3-4天,也是差异显著了;千粒重也高了不少,是53克了……这些田间表现的差异,都是我们想要的差异啊!另外,它的优质亚基也从龙堂4号及两个没有位点差异系的:1,7+9 ,5+10 变成了:1,7+8, 5+10.所以,我觉得,可能较高世代,还要继续选择或加强选择,不是不需要选择,因为我们开始选择位点了或位点差异了,并非什么性状!值得一说2)也是有一个位点差异,差异位点代码为:XWMC73-7B的Q192-1-0-0-6(33291-6、或Q192-0-0-6)。这个品系的田间表现就更加夸张了——与龙堂4号的田间表现相比,这个Q192-0-0-6的株高73厘米,幼苗大了,更加直立了、颜色更深了;抽穗晚了2天,穗子较龙堂4号长了,更加的像龙堂107了,但更粗了一些、好看了一些;优质亚基与龙堂4号一样:1, 7+9, 5+10. 它与龙堂4号的DNA指纹差异是一个位点啊!按照“同一品种在不同试验年份、不同试验组别、不同试验渠道中DNA指纹检测差异位点数应当<2个”的说法,这个Q192-0-0-6,是不是应该同属于龙堂4号呢?如果(我说的是如果啊!)是这样,那就太好了,同一个“F3-0”系统,虽然不能再继续的多选择、多审定品种了,但是不是可以有更多性状差异明显的品系(品种)择不同要求同样推广、种植呢?如果谁说“不能”,那最让人服气的理由该是什么呢?值得一说3)在这同一个“F3-0”13个品系检测结果中,还真有DNA指纹差异位点数小于4,、等于3个的品系,它们是两个品系,即Q192-18-1和Q192-0-0-4.但我们又发现,这两个品系,位点数没有差异,完全一样,即:XCAU5-3B、XCFA21155-5A和XBHW129-5B。并且!在我们的记载本上,对Q192-0-0-4的评价有“与319-1(也就是Q192-18-1)为同类”的记载!有意思,就有意思在这里了!规定中说了:“申请审定品种与已知品种DNA指纹检测差异位点数=3个时,需进行田间小区种植鉴定证明有重要农艺性状差异。” 这个Q192-18-1,其上一代Q192-18就是现在的麦S51,其与龙堂4号的田间表现差异太大了,放在一起种植,很难有人相信它们后是姊妹系!麦S51,幼苗大壮,茎秆高有80厘米,穗子也大,千粒重也高,只是抽穗和我熟期与龙堂4号近似。2023~2024河北中南部优质组,由于品质数据中的蛋白质和面筋含量不达标,给“拿下”了,虽然产量还行、面团稳定时间达到了14.6分钟,但都没用了!我们再重新参加高产组试验吧!我看了一下这两个田间表现差不多、DNA指纹位点一样的(Q192-18-1和Q192-0-0-4)两个品系的优质亚基,同样是1,7+9,5+10.更有意思、更值得一说的是,我们说到的这些品系,它们在2024~2025年度,在我们曲周产量比较试验中,还都有重复、较规矩的种植着……这下有看点了——借助检测结果,看它们没有差异位点时,田间性状表现出来的差异是哪些?位点有差异时,看它们各自间有什么相同或相同之处!小麦育种就是这样,就是要利用各种机会,包括各种检测数据,来解释一些现象,在解释现象的同时,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顺便解决。玩嘛!这样的检测有点意思
    2023~2034年度,龙堂4号在陕西三原县,株高同曲周一样,是64公分。小区行距为23公分。2024·2025年度,升级正式区域试验了。如果株高是只有一个位点差异的、73公分的,Q192-0-0-6,会咋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