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小麦不抗冻或暖冬疯长

听说,今年秋冬季,小麦们又疯长了!
它们为什么总好疯长呢?
以前我们曾经认为,小麦不抗冻、或冬春季遇有适宜的气温就发生疯长的现象是其对气温的敏感(基因)造成的。
也就是说,这一类小麦,不论它们处在越冬期还是春季返青期,遇有适宜的气温它们就会疯长。它们疯长的程度让人担心,担心疯长后遇到低温会发生冻害、担心它们疯长后群体会无限制的增加、担心它们会因为群体无限制增加而造成群体结构的郁闭、更担心它们群体结构郁闭后可能增加的倒伏风险和病虫害高发……
如果我们不细琢磨,会觉得上述这样的“认为”还合理,甚至会觉得其合理的不行!
但通过我们数天前在说小麦加代加速的事儿时,忽然感觉上述这种认为还有待继续的推敲。
因为,小麦有近10万个基因,我们说的那个对气温的“敏感基因”是存在的,但冻害发生不一定就与它有
关。
譬如说,这近10万个基因中,肯定应该还有让小麦遇到(一段时间)低温后,就进入冬季休眠的基因。小麦在冬季进行休眠,是最好的、最可靠的保护自己的状态,休眠后不论遇到极低的气温或是短时间的干旱,小麦都是安全的,不会发生冻害或旱害。
另外,就是在那篇说小麦加代加速事儿的文章中我们提到的小麦长日照基因也是关键!
遇到暖冬,即使是冬天的小麦,您不休眠,不睡觉,您可以生长(或生长还是好事、是对产量有贡献的)!但是,您没有理由在生长的同时进入幼穗分化、更不应该让节间有伸长的现象!而当这两种现象发生时,我们就完全有理由认为,是约10个基因中,管小麦长日照的基因们出问题了——不敏感了,不干活了,或不好好干活,或干脆丢失了!于是,本来是长日照的小麦们,在短日照下,它们也能够进行各种正常的生理生化活动了……这不等着倒霉吗?
据说,小麦们休眠状态越深,小麦抗冻准备的就越是充分——养分积累的越多、消耗就越少,抗冻性就越强。相反,越冬期,小麦越是“活跃”,冻害就越是容易发生。
现在,我们面临的气候是变暖和变暖,对于小麦来说,气候变暖绝对是让群体增加,让穗分化时间或籽粒灌浆时间加长的好事儿!但在这些好事儿发生的同时,希望小麦们的每一个功能基因都别怠慢,都要积极的履行自己的职责,这样,小麦才能够在安全下有规律的生长发育,实现永恒的高产稳产。
上图:小麦疯长、遇冻后的模样
前一篇:小麦种质资源收费公告
后一篇:这样的检测有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