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小麦的矮杆早熟

(2024-01-25 09:35:57)

一直以来,在众多小麦品种中,早熟的小麦品种有、矮杆的小麦品种也不缺,但将矮杆和早熟结合在一起的小麦品种确不多、甚至没有。

为什么既早熟又矮杆的品种不多或没有呢?

原因简单:由于植株矮,矮杆品种类型自身的生物产量较高杆类型低,当它再结合了早熟性状后,其进入和结束小麦幼穗分化的时期势必就早,这样就缩短了它们总体营养生长期,如此对总体生物产量、特别是单位面积穗数(群体)形成会不利。这是导致矮杆早熟类型品种、材料产量低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对照一些我们见过、或印象中的“二者结合”材料,其表现大致应该都是这样。

矮杆早熟小麦品种类型是育种和生产方向


“矮杆早熟小麦品种类型是种和生产方向”,这个观点不是我们今天才有,或今天才这样认为的,它应该一直存在或永远正确!只是因为将“二者”结合并成为品种太难了,所以这样的品种我们很难见到,在各种场合中,也较少有人这样说或要求。

现在的生产实际中,矮杆品种不少,表现也都不错,但确“早”;早熟小麦品种也有,有些表现也还行,但确“矮”,也缺真正的高产。

矮杆早熟小麦品种类型的好处


矮杆、早熟的好处我们都知道了,譬如,矮杆小麦品种有抗倒伏和节省能量消耗的表现;早熟小麦品种有避病、避生育后期阴雨的表现;特别是早熟品种能因及时收获,为下茬作物争取更多的光温。


除了上述这些,当“二者”结合以后,还有我们更需要与促高产相关的方面譬如——

1)高杆与矮杆 在小麦的起身拔节产量形成关键期,高杆品种不敢过分的“促”,因为怕“促”产量性状发挥优势的同时,也将基部节间促长了,让倒伏风险增加;而当茎杆矮了以后,“促”基部茎杆伸长的可能性变小了,倒伏风险降低了,剩下的就是“大胆”的“促”、“促”的几乎都是与提高产量有关的性状形成。

2)早熟与晚熟 但“过分”或“一般性”的”促”,也会带来问题,这就是本就较晚熟的品种,当“促”的稍有不当回或“过头”时,就会让品种的晚熟加剧,甚至导致小麦们的“不会灌浆”、贪青等;但当品种是早熟类型时,您又可以玩儿命的“促”了,一切因为“促”的毛病都会被品种的早熟所抵消。

另外,早熟品种类型更耐晚播,它会让小麦的“适播期”拉长,这是未来小麦生产对品种的最低要求。

3)让“促”成为小麦生产的主流 很多时候,我们忌惮品种的某些缺陷”而不敢“促”,甚至一个劲的“控”,殊不知不敢“促”或过分的“控”,其结果往往是将产量性状给“抑制”或“控”掉了,该有的产量性状(这里也包括施用缩节胺类的药剂)没有了,最终生产是“安全”了,但产量不高!现在品种“二者”结合了,当品种穗子不多时,通过“促”可让品种穗子变多了;当品种穗子不大(当品种有这样的潜质)时,通过“促”,会让品种的穗子变大;当品种的千粒重不高时,通过“促”,也会让品种的千粒重有所提高、甚至还有较大幅度提高的可能。

小麦品种诸多性状本身就构成了不少的矛盾,小麦栽培也是如此,其矛盾重重。而小麦育种,就是该着力解决这些矛盾,哪怕暂时只是一点点。

说小麦的矮杆早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