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348农大3486的可说之处

分类: 品种介绍、选育过程 |
(博文写于
2018年农大3486通过了国家北部冬麦区新品种审定。
一 更换参试品系
在2012~2013年度,农大3486开始申请参加北京市小麦区域试验预了试,在送交申请材料以后到送交参试种子这段时间里,我总觉得这个品系虽然产量很高,但成熟较晚,茎秆也偏高,感觉不是很理想,这样在准备种子时,我就将其原来要送交的农大3486种子换成了相对较好但产量不如3486的农大5243种子,其组合也根本不是一个组合了。
二 一点担心
想象着这个农大3486的表现会被一些内行的同行看出来,因为其性状表现中找不到任何农大189和矮抗58的影子。可参试三四年了,没人提这事儿,所以,就是它吧!就是农大3486啦!组合就是农大189/矮抗58这个组合啦!只有我们自己心里得清楚这些就是了,为的是以后方便总结规律、发现问题。
现在看,除了我们自己,没人关心这些,或是内行不多。
三 更换的具体想法
说实话,这么弄不是故意的,当时我是这样想的:一个偏晚熟茎秆又较高的品种即使是审定通过了有谁会去种植这个“不好推广”的品种啊?没人种植就等于没用!没用我们瞎折腾半天干嘛?所以还是更换一个适合推广的类型为好。特别是想着这只是参试,区域试验的最终还不一定咋着呢,要是没有通过审定的话,也就只当是没有这回事儿了。
四 无心插柳柳成荫——3486争气
谁知道,这个东西争气呀!在绝对没人“跑点儿”的情况下,第一年预试产量它打了第一,第二年区试它又打了第一,第三年被推荐参加国家北部冬麦区区试了产量它还是第一!
且(2015)去年,在北京顺义区的抗旱试验中它也是最棒的、产量第一;今年在通州的多品种抗旱试验中,浇水的处理和不浇水的处理产量都是它第一……神了!这个“浇水”和“不浇水”都产量第一是最值得一说,是适应性和产量的“高而稳”!
五 农大3486的亮点
我细想了一下,农大3486除了产量高、抗旱以外,其实还有不少的优点或亮点,而这些也正是我们一直以来所追求的——“适合推广型”类型。譬如较早熟;譬如幼苗生长健壮;譬如长相漂亮;譬如与纯粹北部冬麦区的类型相比茎秆较粗壮,株型呈通透性好的“V”字形,穗下节相对较长,籽粒较抗穗发芽,籽粒形状短圆,表现光泽饱满和绝对没有黑胚等、等等;再有就是自然条件下植株的综合抗病性较好,落黄早而颜色漂亮……
农大3486的这些表现给我感觉,它要比已经通过“双国审”的农大5181好上不少,至少是原来喜欢红粒现在改喜欢白粒的北部冬麦区一些地方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