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亲本”——鲁原502的后代品系升级产量鉴定了

分类: 资源、材料(亲本)和组合设计 |
2014年秋我们将北京的小麦育种搬到了河北曲周,当时曲周当地种植面筋最大的小麦品种是鲁原502和济麦22。从产量和表现上看,鲁原502虽然茎秆和越冬性不及济麦22的表现,但正常年份不会因为其“不及”而在生产上出现损失,甚至鲁原502的产量还比济麦22高了一些,当然其长相也漂亮一些,主要是与“丰相”有关的穗子较大较方……这样,曲周当地实际鲁麦502的种植面积要高于济麦22不少。
我们来到曲周的第一年,就将鲁原502做为特殊对照加在了我们小区产量比较试验中,目的就是通过比较,看看我们从北京拿来的一些东西比当地最好的品种差在那里,差了多少?实际上,鲁原502这个品种我还是第一次在这里见到,不光是在我们产量比较试验中做为特殊对照见到的,就连我们试验地相邻小麦生产大田也种植的是。这样鲁原502的不少性状表现就都被我记下了,同时我也挺喜欢这样的类型。记得而后的日子里我连续写了两三篇博文都是与鲁原502有关的,其中一篇就是《鲁原502是好亲本》。
既然是好亲本了,肯定要配制一些组合了。于是,在我当时手里的亲本还“缺这少那”时,就与鲁原502配制了一堆组合。毕竟是“初来乍到”和“缺这少那”,一些组合配制的不够理想,譬如对茎秆改良没有帮助的亲本2141、对提高抗寒性没有帮助的亲本4803和CA021等配制的组合在选择过程中就都被淘汰了。一个组配目标是即照顾茎秆又照顾越冬性和熟期的组合:【(农大211×良星99)F5×鲁原502】被选留了下来,并由于进行了加代,这个组合品系不仅在(2018)今年有了F4代,还有了F5代。在今秋升级的产量鉴定材料中,有三个F4代品系和5个F5代品系同时升级,8个品系在全部5670个F3系统共升级125个“F3代品系”中比例还是挺高的,特别是其中还有被我记住的系统行号和系统的田间长相也在其中时,说明有些品系表现还是不错的,应该算是疑似出品种的类型。
现在看,“好亲本”也要“蒙对”与之对应的目标亲本,没有对路的目标亲本,不仅会让组合后代选择失败,还会让我们怀疑“好亲本”的“好”。所以,真正了解一个“好亲本”才是利用好“好亲本”的关键;了解,不仅要了解“好亲本”的优点和长处,更要了解和掌握“好亲本”的毛病、的不足,特别是一些较为“致命”的毛病被我们在利用前的掌握会更加的重要!
鲁原502我不管它组合中介绍的亲本是谁,就凭其表现,我将其归来到鲁麦14的背景里边,也只有有了鲁麦14的背景,其后代才有这样的表现。特别是今年,当大量的小麦材料、品种都出现了灌浆不好、籽粒千粒重降低时,有鲁麦14长相或含其背景的材料、品种表现要相对的好一些,有部分甚至不受什么影响。譬如我们今年升级的几个鲁原502组合的品系,它们的千粒重几乎与常年一致,有些甚至还超过了50克,且籽粒性状表现了“大、饱、好”……这就是具体适应性好或适应性强的体现。从近些年一些小麦品种的表现看,有鲁麦14背景的组合、品种、材料表现还是在"上升"阶段,这或许就是盖红梅说的大背景下的基因或“大片段”在小麦生产和小麦育种上发挥着大作用的结果;这种作用和我们的利用不是照抄和照搬,而它们是在“适合”“背景”下的创新和改良,是过去和当前小麦育种的重要手段。
小麦育种做到了有意思时就是有了一种牵挂和期待——时时刻刻“牵挂”“期待”着我们看中并利用过的亲本后代尽早的世代提升和表现。这些“牵挂”和“期盼”很多时候已经超出了是否出品种的范畴,因为到来的表现可以解释或说明小麦育种或小麦生产中的很多问题,会让我们这些“相关”人不再总是糊里糊涂,瞎蒙瞎碰。所以我们可以返回来说,有牵挂和期待的小麦育种是有意思的小麦育种!
下图.【(农大211×良星99)F5×鲁原502】F4品系之一34464的穗和籽粒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