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莲(散文)
2023-04-24 19:53:19
标签: 旅游 情感 文化 杂谈 娱乐
荷 莲
观赏荷莲,必须细心。
“留得残荷听雨声”,此乃千古名句,可那是残荷。新荷,却是最怕“听雨声”的。第一支刚刚撑开花苞的红荷,未消半日就被风雨打蔫了,自此就欲开欲合的提不起精气神。我在雨声里瞥见她的影子,乍开的红蕾还抖着一身珠光,及至近前,却见她的花容失色,低眉木讷,不是那么回事了。
风雨无常,一如人生无常。嫩草细花,其实最需要日丽风和。我曾想给那几支新荷撑把遮阳伞,终觉悖逆自然,只好作罢。况且这水中芝兰,本就生于沧浪成于风露,就是被风吹落了,雨打毁了,也是“求仁得仁”。这么一想,便觉释然。
每逢风雨来袭,听见雨点敲打荷叶的剧响。我要直观荷花在急风斜雨中拼力粲然一红的景况,冒雨冲出去,虽然撑着伞,还是淋成落汤鸡。“沐雨芙蓉”听来可人,可惜雨中的光线散漫,很难看到她理想的色彩与画面。
荷花、睡莲是“阳光的女儿”,此言不虚。一方小池,若是欠了日照,绿意必定萎靡,她们无论如何是不肯踊跃伸姿吐蕾的。所以观赏她们的芳容丽姿,还是要选择天色晴好的日子,而且一定等到日上三竿。去早了,她们还没睡足,恹恹地不肯睁眼,难免兴致索然。
荷花、睡莲有着同样的秉性,花瓣在白日绽放,夜晚闭合,真正的花期,也不过两三天。晨起,芙菡微微闭合,顶着露珠,隐隐透见黄蕊,待到雾露散尽,日头跃上树梢,那花儿像是陡然一惊,“唰”的便把苞瓣张开了,一张开,甩出来的就是痛快彻底的颜色,醉红酡红绛红殷红,迎风挥洒。
待颜色渐淡渐浓渲染过去,花脉间像是有血丝从肌肤里渗出,细细的血脉纹路,一丝丝从瓣根一直聚涌到尖角。尖圆的花瓣便被这血脉兜捧着,拱成一窝窝小掌,掌窝里举着亮丽的灯盏,这是金黄的花蕊。卧在金黄嫩穗间的莲蓬,便像一群戴着黄冠的孩子围拢着圆圆的绿琴,却不敢发声,只是陪着晨起的霓裳红衣花仙子,静立在深奥的黛影里。
阳光放肆地炫耀着热量和亮度。“出水芙蓉”不惊不嗔,把饱孕光华的最佳面相款款地递过来,托着欲滴的女儿那份娇羞。那种被深根深水所赋予的自重与沉稳,一时间让人失神、失语、无感、无言,进入虚幻状态。
以我的观察,一朵荷花从含苞、绽放到闭合、凋谢,最璀璨的时段,也就两三个小时。莲炬、莲花、莲心、莲殇,是她一生的体现和概括。
莲炬。古人指的是廊庙殿堂里的一种灯盏。在我看来,红莲是有风骨、有傲姿的“铿锵红莲”。无论经历几多风雨、几重黑暗,她都不卑微、不畏惧地站立着,夺势而起的颜色毫不含糊,大色块、直言语,大开大合,每一瓣殷红里都尽力伸展出自我与个性。而金黄的蕊心,却又含而不露,悄然呈现着刚烈,也呈现着娇媚,为世间传递温热,也传递自信。
莲花。自浊水中俏然而立,纤纤细手托起繁花,沉醉于阳光的红瓣金蕊,透亮酷似水晶蝉翼,映衬天鹅绒般的色泽。有微风的轻拂,有日光的惊叹,尖尖圆圆的轮廓线条,执拗地坚挺,不扭腰、不低头,一副纤尘不染、毁誉不动、荣辱不惊的泰然。
莲心。古人说的“莲心”,常指敬佛之心。可我宁愿将莲心比作“赤子之心”“敬畏之心”“感恩之心”。正午骄阳下,荷瓣飞扬怒张,一无遮蔽,娇黄粉嫩的莲蕊莲心,全然裸露在天光下,灿灿然,莹莹然。她是在向青天炫耀无邪而坦荡的生命,也是向世界发表无挂碍、大自在的宣言。一挑莲蓬里,饱孕着一颗颗回馈沧浪风露的莲心莲实,才是活着、活过,到这繁华世界走了一遭的真正归宿。
莲殇。荷叶上的伤痕,让人想到时光留在青葱绿叶的齿印鞭痕。莲花超艳群芳的红袍,是“拚然一怒是红颜”的红。因为愤怒,才有激情;因为关心,才会痛心;因为地气,才有血气。出污泥而不染,集千娇而不媚,那是她的担当,虽九死犹未悔。无论炎凉冷暖,显隐浮沉而不改一己的颜色,就该是赏莲人、爱莲人的担当了。
油然想起周敦颐的《爱莲说》,真是“诗成荷叶字犹绿,吟到莲花句也香”!
荷莲(散文)
荷 莲
观赏荷莲,必须细心。
“留得残荷听雨声”,此乃千古名句,可那是残荷。新荷,却是最怕“听雨声”的。第一支刚刚撑开花苞的红荷,未消半日就被风雨打蔫了,自此就欲开欲合的提不起精气神。我在雨声里瞥见她的影子,乍开的红蕾还抖着一身珠光,及至近前,却见她的花容失色,低眉木讷,不是那么回事了。
风雨无常,一如人生无常。嫩草细花,其实最需要日丽风和。我曾想给那几支新荷撑把遮阳伞,终觉悖逆自然,只好作罢。况且这水中芝兰,本就生于沧浪成于风露,就是被风吹落了,雨打毁了,也是“求仁得仁”。这么一想,便觉释然。
每逢风雨来袭,听见雨点敲打荷叶的剧响。我要直观荷花在急风斜雨中拼力粲然一红的景况,冒雨冲出去,虽然撑着伞,还是淋成落汤鸡。“沐雨芙蓉”听来可人,可惜雨中的光线散漫,很难看到她理想的色彩与画面。
荷花、睡莲是“阳光的女儿”,此言不虚。一方小池,若是欠了日照,绿意必定萎靡,她们无论如何是不肯踊跃伸姿吐蕾的。所以观赏她们的芳容丽姿,还是要选择天色晴好的日子,而且一定等到日上三竿。去早了,她们还没睡足,恹恹地不肯睁眼,难免兴致索然。
荷花、睡莲有着同样的秉性,花瓣在白日绽放,夜晚闭合,真正的花期,也不过两三天。晨起,芙菡微微闭合,顶着露珠,隐隐透见黄蕊,待到雾露散尽,日头跃上树梢,那花儿像是陡然一惊,“唰”的便把苞瓣张开了,一张开,甩出来的就是痛快彻底的颜色,醉红酡红绛红殷红,迎风挥洒。
待颜色渐淡渐浓渲染过去,花脉间像是有血丝从肌肤里渗出,细细的血脉纹路,一丝丝从瓣根一直聚涌到尖角。尖圆的花瓣便被这血脉兜捧着,拱成一窝窝小掌,掌窝里举着亮丽的灯盏,这是金黄的花蕊。卧在金黄嫩穗间的莲蓬,便像一群戴着黄冠的孩子围拢着圆圆的绿琴,却不敢发声,只是陪着晨起的霓裳红衣花仙子,静立在深奥的黛影里。
阳光放肆地炫耀着热量和亮度。“出水芙蓉”不惊不嗔,把饱孕光华的最佳面相款款地递过来,托着欲滴的女儿那份娇羞。那种被深根深水所赋予的自重与沉稳,一时间让人失神、失语、无感、无言,进入虚幻状态。
以我的观察,一朵荷花从含苞、绽放到闭合、凋谢,最璀璨的时段,也就两三个小时。莲炬、莲花、莲心、莲殇,是她一生的体现和概括。
莲炬。古人指的是廊庙殿堂里的一种灯盏。在我看来,红莲是有风骨、有傲姿的“铿锵红莲”。无论经历几多风雨、几重黑暗,她都不卑微、不畏惧地站立着,夺势而起的颜色毫不含糊,大色块、直言语,大开大合,每一瓣殷红里都尽力伸展出自我与个性。而金黄的蕊心,却又含而不露,悄然呈现着刚烈,也呈现着娇媚,为世间传递温热,也传递自信。
莲花。自浊水中俏然而立,纤纤细手托起繁花,沉醉于阳光的红瓣金蕊,透亮酷似水晶蝉翼,映衬天鹅绒般的色泽。有微风的轻拂,有日光的惊叹,尖尖圆圆的轮廓线条,执拗地坚挺,不扭腰、不低头,一副纤尘不染、毁誉不动、荣辱不惊的泰然。
莲心。古人说的“莲心”,常指敬佛之心。可我宁愿将莲心比作“赤子之心”“敬畏之心”“感恩之心”。正午骄阳下,荷瓣飞扬怒张,一无遮蔽,娇黄粉嫩的莲蕊莲心,全然裸露在天光下,灿灿然,莹莹然。她是在向青天炫耀无邪而坦荡的生命,也是向世界发表无挂碍、大自在的宣言。一挑莲蓬里,饱孕着一颗颗回馈沧浪风露的莲心莲实,才是活着、活过,到这繁华世界走了一遭的真正归宿。
莲殇。荷叶上的伤痕,让人想到时光留在青葱绿叶的齿印鞭痕。莲花超艳群芳的红袍,是“拚然一怒是红颜”的红。因为愤怒,才有激情;因为关心,才会痛心;因为地气,才有血气。出污泥而不染,集千娇而不媚,那是她的担当,虽九死犹未悔。无论炎凉冷暖,显隐浮沉而不改一己的颜色,就该是赏莲人、爱莲人的担当了。
油然想起周敦颐的《爱莲说》,真是“诗成荷叶字犹绿,吟到莲花句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