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哦,青岩(游记)

(2022-08-30 19:40:41)
标签:

旅游

情感

文化

娱乐

杂谈

哦,青岩

哦,青岩(游记) 

江南的古镇婉约清秀,总是在弯弯的河水里把儿时的梦氤氲开去;四川的古镇热烈多情,在阵阵麻辣的香气中让人魂牵梦萦;而青岩古镇却是朴实羞涩的,在青白石头中叠加出倔强,真实的情怀让人频频回头。
    30多年前,我已经成为贵阳市南郊铁路小镇的长住居民,但并没想过去青岩看一看,总认为近处不是风景,风景在远方。光阴荏苒,当我终于走进离市中心仅有29公里的古镇,经过风雨洗刷和岁月历练的我,却感到欣喜和新奇。青岩在我眼里是一片新绿,年久的尘埃也挡不住鲜活的灵气。
    定广门楼前,我拾级而上,寻找600多年前的历史遗存。明洪武14年和21年(公元1381年和1388年),朱元璋两次派遣总计30万大军远征黔滇,大批军队进入黔中腹地后驻扎屯田,“屯”逐渐发展成为军民同驻的村寨,“青岩屯”遂成“青岩堡”。那时的青岩堡,城墙长达2200米,经多次整修扩建,由土城变成石砌城墙、石砌街巷。可惜,当初的4个城门现在只剩下定广门和这段城墙了。

定广门用青白条石依山而建,蜿蜒曲折,有垛口和3米多宽的跑道,易守难攻,是典型的军事要塞。明天顺3年(公元1459年),英宗朱祁镇令贵州巡抚白圭镇压黔境苗民起义,白圭遂率黔、川、滇、湖广4省官兵进驻青岩堡,看中定广门的地势,认为是天赐的点将台,于是把大帅军帐设于此,然后以青岩为大本营,攻打强悍的高坡“东苗十三番”。这支苗民武装抵挡不了披坚执锐的朝廷军队,最终消失在历史的烟云里。

而今,飘扬的战旗,纷飞的彩袖,在戏楼的空气中翻阅着过往的尘埃;雕梁画栋、飞角重檐,高大的梧桐间斑驳的光影和霎那间的回头模糊了岁月的流逝。阳光在城墙上、屋顶上、路面上轻快地明亮着,不时被云朵在地面勾画出深深浅浅的阴影;被岁月漂洗得枯黄的屋檐下,挂着金黄的玉米和火红的辣椒串,辉映着老人脸上安祥的笑容。

出定广门不远,路中央肃立着一座贞节牌坊,是朝廷为表彰一位女子守节而立的。那女子只是订了娃娃亲,并未过门,未婚夫殁于征途后,她便搬来奉养寡居的未来婆婆,且终生未嫁。石牌坊呈四柱三间三楼四檐式,石柱上刻有楹联,居中有悬匾,镂雕龙形图案,护柱刻成动物形状,横匾上有各种浮雕。我对这座牌坊没有好感,因为它虚耗了一个女人的一生。
    没走多远,迎面又是一座牌坊。这座牌坊同样是朝廷为表彰古镇百岁老人赵理伦而立的。牌坊是石雕的杰作,有16个下山狮护柱,做猛狮下山状。我们今天见到的石狮子绝大多数是站狮、卧狮或蹲狮,下山狮造型鲜见。当年刘海粟大师看后,连叹“实属罕见,实属罕见!”

石板路穿镇而过,路两边是古老的木结构房屋,多为一楼一底,双开门,花格窗,一色的青瓦。狭长的石巷子两旁,石墙上长满青草,在光影里摇曳。其实,青岩的街道全部以青石板铺地,街巷相通。至今保存完好的朝门、腰门、青瓦木屋,有着浓郁的明清时期南方民居的特色。老街上有许多客栈,门前挂着长方形的纸灯笼,上面写着“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古朴而诗意。

石柱础,有减缓木柱被雨水或潮湿侵袭腐朽的功能。在青岩,不同庙宇、不同部位的石柱础,其花纹图案均无雷同,其体积尺寸甚为悬殊,堪称一座琳琅满目的石刻艺术博物馆。石柱上的浮雕,有菊花牡丹等花草,有福禄寿禧等图案,用蝙蝠代表“福”,用野鹿代表“禄”,用寿星代表“寿”,用喜鹊代表“禧”。石柱础有圆形的、六棱形的、八棱形的和上圆下方、下圆上方以及数瓶数鼓重叠组合等等,令人击掌赞叹。

青岩名人众多,最有名的当数周渔璜和赵以烔。清康熙33年(公元1694年)进士的周渔璜是青岩人,授翰林院庶吉士、检讨官,曾参与《康熙字典》编纂,辞官后回乡建桥梁,起义仓,修庙宇,为古镇名人志士。青岩还有贵州首位状元赵以炯的“状元府第”。赵以炯于清光绪12年(公元1886年)高中状元,历任广西提督学政、全国会试考官,归隐后在贵阳学古书院主讲,造福桑梓,为世人敬重。

青岩的寺庙、道观、祠堂有九寺、八庙、三洞、二祠、一宫、一院、一府等37处。出奇的是,青岩还有天主教堂。释、道、儒、天主4教聚居一地,着实不多。史料记载,本地宗教曾与外来宗教剧烈冲突,酿成大祸。
    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法国传教士白斯德望来到青岩买地修建天主教堂。几年后,另一个法国传教士胡缚理也来到青岩,办起基督教大修院。教会势力进入青岩后日益强大,鱼肉百姓,藐视官府,遂引起青岩民众和贵州官府的强烈不满。

咸丰11年(公元1861年)端午节,青岩人按本地习俗上街“游百病”,祈求袪灾得福。走到姚家关,大修院内修士出来谩骂推打民众,民众忍无可忍,喊出“火烧天主堂,洋人坐班房”的口号并报官。青岩团总赵慰三派人包围大修院,发出驱逐教会令,又遵照贵州提督田兴恕的手令,杀了教徒张文澜等4人,放火烧了大修院。事态愈演愈烈,引起国际纠纷,法国公使提出抗议,向清廷索赔白银1.2万两。田兴恕革职查办,赵慰三本将受到重罚,但在与法方谈判期间猝死,无法追究。这就是震惊华夏的“青岩教案”。

青岩美食随处可见。青岩豆腐的工艺很特别,在草木灰上烤过,滋味绵长,回味无穷。享有盛誉的青岩猪脚,用特殊配料烹制,软糯馨香兼备,是市场上的抢手货。古镇还有极负盛名的黄家玫瑰糖,鲜香甘甜,畅销海内外。据说一位华侨巨商出资700万美元购买秘方,被当家老太婉言谢绝。

有位诗人咏道:“驿道曾经通四方,风雨城垣历沧桑;寺观庙堂为邻里,多元文化聚一厢。游客争睹状元府,附苔石墙略感伤;庭院兼营乡土味,浓荫小憩胜饭庄。”这就是青岩,一座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古镇。一切的一切,就这么随意地蕴涵着,恬淡着,美丽着,令人留连忘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