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岁月深处,一个艰难跋涉的身影(散文)

(2022-08-31 16:20:03)
标签:

旅游

情感

文化

娱乐

杂谈

岁月深处,一个艰难跋涉的身影

              

美国散文家爱默生在《美国学者》一书中说:“用自己的心灵重新进行安排,然后再把它表现出来。进去时是生活,出来时是真理;进去时是瞬息的行为,出来时是永恒的思想;进去时是日常的事务,出来时是诗。过去的死去的事实变成了现在的活生生的思想。它能站立,能行走,有时稳定,有时高飞,有时给人启示。它飞翔的高度、歌唱的长短都跟产生它们的心灵准确地成正比。”

用这段话形容父亲的回忆录,应该是恰如其分的。

每个人都有过去,但父亲的过去是不同的。他生于破落农家,小时全身生满疥疮,体弱多病,小学时断时续读了十年,命运对他的捉弄和生活对他的摧残一刻没有停止过。凡是一个人所经历的,他都经历了;凡是一个人所承受的,他都承受了。然而,他从不言败,自强不息,终成一位对家庭、对社会颇有建树的人。

父亲是一个“咬定青山不放松”人,经常招致非议和委屈。新中国成立初期,父亲小学毕业,考进宜山师范短训班,毕业后走上教师岗位。当年他喜欢读书写作,被某些人视为成名成家思想严重,当作“内控右派”使用;他担任小学校长期间,发动教师学生自力更生建校,被某些人视为“出风头”;他大刀阔斧整肃校风校纪,也被某些人视为另类。他在县教育局成教股长岗位上加大了全县扫盲工作力度,首创了川山农民文化技术学校,被称为“环江模式”,这才让吹毛求疵的人无话可说。

父亲说:“我这一辈子干成的事不多,创办川山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算一件。”我县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也相当便利,但改革开放多年,仍有41%的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时任县教育局成教股长的父亲经过仔细调研,觉得症结所在是农民普遍缺乏农村实用科技。他决计把文化扫盲与科技扶贫结合起来,把“脱贫致富的金钥匙”送到农民手中。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他创办了川山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取得成效后,他带领扫盲专职、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穿林莽、趟冰河、爬高山,走遍全县近两千个村寨,着力推广农村实用科技,短短三年内使农村脱贫率上升到80%以上。

父亲对家庭的贡献,突出表现在他和母亲含辛茹苦把我们六个子女抚养成人,帮助大叔二叔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对社会的贡献,突出表现在他从教四十多年,桃李满天下,退休回家后,仍然造福桑梓,奉献余热。这些年,他强忍腰椎间盘凸出带来的巨大痛苦和小脑萎缩带来的极度不便,精心收集整理《毛南族上南村志》、《东雅诗词楹联集萃》、《东雅民间故事选》,还参与《毛南族志·教育志》的编修工作。

父亲为《毛南族上南村志》呕心沥血,我是亲眼目睹的。在此之前,他已经为村志收集资料三年。编修村志复杂而繁琐,需要广征博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实事求是,精心编修,才能成功。为了核实每个数据、考证历史遗存、寻找重点人物、补充相关资料,父亲带领编委会成员们走遍了全村50平方公里内的37个村民组、51个自然屯、上百个峒场,到市里、县里、镇里查阅抄录资料,翻拍卫星图片,嘴磨破了,脚走细了,头发白了,可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熬得人憔悴”,力求做到事出有据、翔实具体,经得起推敲和检验,以期达到史实、资政、激励的效果,给世人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父亲这辈子获得的最高荣誉是全国扫盲教育先进工作者,赴京参加颁奖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对父亲而言,这是党和国家对他取得成绩的充分肯定,也是他奋斗经历的一种证明。

去年,父亲写了一篇回忆录。这是他大半生的忠实记录。这种记录,远比资料收集、历史重述要复杂得多,除了文字上的真实可靠,更多的是建立在个人视野里的心理追索,以及力图重建一种独特人格的努力。父亲叙述的人、事、物,都不是他表述的目的,而是为了伸张个人化的感悟,具有一种提升能力、一种统摄力量,精神势力借此得以超拔和灵动。

父亲的回忆录,让我看到他凸显在岁月深处艰难跋涉的身影,温暖而亲切,挺拔而伟岸。每回翻阅,我都苦乐相伴。苦,是父亲看似普通其实不凡的经历,不断拷问着我的灵魂;乐,是我从父亲“从不言败、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吸取营养,助推自己不断前行。

“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衷心祝愿年逾八旬的父亲健康长寿、晚年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