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维C的美丽贡献

(2011-11-21 08:54:27)
标签:

女性

麦拉宁

胶原蛋白

酪氨酸

健康

维生素C的美丽贡献

http://s10/bmiddle/9626ac82gb23429756dc9&690

   记得有一句广告语:多C多漂亮!那么为什么是C会让人漂亮呢?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呈酸性。它与人体的多种代谢有关,人体不能合成及贮存,必需从外界摄取。

 

    爱美的女性都追求细腻、有光泽、有弹性和白皙的肌肤,而直接影响到皮肤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自由基,二是黑色素,三是胶原质。而维C就具有清除自由基,抑制黑色素和促成胶原蛋白合成的作用。

 

清除自由基  

    自由基,是机体氧化反应中产生的有害化合物,具有强氧化性,可损害机体的组织和细胞,进而引起慢性疾病及衰老效应 。人之所以会老化、体力衰退、皮肤失去光泽,除了年龄是无法抗拒的因素外,主要是体内的自由基过多。人类生存的环境中充斥着不计其数的自由基,比如环境的污染、汽车尾气、炒菜的油烟、还有吸烟;另外人类在压力过大或者处于不良的情绪下,如紧张、愤怒、恐惧等,会产生过多的自由基。维生素C作为水溶性自由基清除剂,经吸收后,随着血液到身体的各个组织,对细胞内及细胞间液态环境中的自由基进行捕获、清除,除了直接发挥清楚自由基的功能外,还可以协助维生素E和谷胱甘肽清除自由基。降低自由基对皮肤的伤害。

 

抑制黑色素

    每个人体内存在一种叫做“色素母细胞”的物质,存在于皮肤基底层的细胞中间,色素母细胞分泌麦拉宁色素,当紫外线(B波、A波)照射到皮肤上,皮肤处于自我防护的状态,籍由紫外线刺激麦拉宁色素,激活酪氨酸酶的活性,来保护我们的皮肤细胞。酪氨酸酶与血液中的酪氨酸反应,生成一种叫“多巴”的物质。多巴其实就是黑色素的前身,经酪氨酸氧化而成,释放出黑色素。黑色素再经由细胞代谢的层层移动,到了肌肤的表皮层形成,皮肤就会出现色素沉着,最常见的有雀斑、晒斑、老年斑、黄褐斑等。除了日晒外,压力、偏食、睡眠不足等不良的生活习惯,还有女性经期产生的黄体素和妊娠过程中令内分泌失调,也会令黑色素增加。在黑色素形成的过程中,维生素C主要通过还原酪氨酸酶的活性,帮助皮肤抑制黑色素,同时它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效果,帮助细胞延长寿命,达到美白的目的。

 

促进胶原蛋白合成

    人体由细胞组成,细胞靠细胞间质把它们联系起来,细胞间质的关键成分是胶原蛋白。胶原蛋白占身体蛋白质的1/3。胶原蛋白的人体皮肤真皮层的主要成分,占80%以上。胶原蛋白在皮肤中构成一张细密的弹力网,能锁住水分,如支架般支撑这皮肤。在皮肤中,胶原蛋白是“弹簧”,决定这皮肤的弹性和紧实度;也是“水库”,决定着皮肤的含水量和储水力。胶原蛋白直接决定着皮肤的水润度、光滑度、紧致度和“皮肤年龄”。胶原份子组成中含有羟脯氨酸和羟赖氨酸,这两种氨基酸是需要维生素C的参与,由脯氨酸、赖氨酸经由脯氨酸羟化酶和羟化酶羟化生成的。所以维生素C缺乏,胶原蛋白就不能正常合成。

 

健康提示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参考的摄入量,成人为100mg/日,可耐受的最高摄入量为1000mg/日。蔬菜水果是维生素C的良好来源,每天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基本就能保证人体每日所需。

http://s13/bmiddle/9626ac82g78386b46be1c&690

 

 

常见食物中维生素含量                                           (单位:mg/100g

食物名称

含量

食物名称

含量

食物名称

含量

食物名称

含量

酸枣

1170

草莓

47

23

10

枣(鲜)

243

白菜

47

柠檬

22

黄瓜

9

沙棘

160

荠菜

43

白萝卜

21

黄豆芽

8

红辣椒

144

卷心菜

40

猪肝

20

西瓜

7

猕猴桃

131

豆角

39

19

茄子

5

芥菜

72

绿茶

37

番茄

19

香菇

5

灯笼椒

72

菠菜

32

鸭肝

18

牛心

5

68

30

菠萝

18

猪心

4

菜花

61

马铃薯

27

胡萝卜

16

4

茼蒿

57

甘薯

26

花生

14

苹果

4

苦瓜

56

葡萄

25

芹菜

12

牛乳

1

山楂

53

韭菜

24

梨子

11

 

 

摘自《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第三章:营养学基础 

 

    维生素C的毒性很小,但服用过多仍可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比如会引起腹泻、胃出血、泌尿系统结石、痛风、过敏反应,另外如果长期过量的服用维生素C会造成儿童骨科病、育龄儿童生育能力下降、减少肠道对对B12的吸收,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维生素C极易受到热、光和氧的破坏。为了尽可能减少食物维生素C的损失,所以要尽可能吃新鲜的水果、蔬菜,烧煮富维生素C的食物时,时间尽可能短,并盖紧锅盖,以减少高温和氧的破坏。如果含有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成分的护肤品,使用后都要尽快关紧瓶盖,避免阳光照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