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千江moon
千江moon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7,416
  • 关注人气:3,83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徒步木斯塘(D2)雪山下的绿洲

(2018-11-30 06:26:44)
标签:

尼泊尔

木斯塘徒步

kagbeni

chele

2018

分类: 尼泊尔不丹
徒步木斯塘(D2)雪山下的绿洲


徒步木斯塘(D2)雪山下的绿洲


DAY2: Kagbeni(2800米)-Chele(3100米),行程15公里/5小时30分钟

早晨起来,在Kagbeni四处转转,看到这家客栈的名字叫“Yac Donalds", 红底金字,分明是模仿麦当劳(McDonald's), 笑了半天。尼泊尔人还挺有幽默感的。
徒步木斯塘(D2)雪山下的绿洲

清晨时分,沙尘未起,空气清爽,Nilgiri积雪的山头清晰可见,那么美好。
徒步木斯塘(D2)雪山下的绿洲


徒步木斯塘(D2)雪山下的绿洲

Kagbeni是上下木斯塘的分界,早晨在这里过检查站检查徒步许可,算是正式进入上木斯塘地区了。离开检查站过桥进入老城区,经过一个僧院,是萨迦派寺庙,叫曲德寺。始建于1429年,已有近600年历史。小喇嘛都已经开始上课了,所以看了一眼就走了。
徒步木斯塘(D2)雪山下的绿洲


Kagbeni老城一南一北有两个神像守卫,先经过守在南头当地人称作阿妈的塑像,大概有半人高,女性生殖特征明显,整个塑像看起来很不起眼。
徒步木斯塘(D2)雪山下的绿洲


与阿妈相对,在城北门的阿爸要威武气派多了。用Dhana做个比较,可以看出雕像至少有两米高。上身是红褐色,腰以下为萨迦派的红白青三色,木制生殖器挺立,是苯教的原始崇拜遗俗。据说以前有很多妖魔鬼怪,有阿爸与阿妈的保护,把妖怪挡在城外,古城内就平安了。这阿爸阿妈多少有些门神的意思。
徒步木斯塘(D2)雪山下的绿洲


出了Kagbeni要爬一小段坡,早晨起来就感觉到喉咙不舒服,以为是昨天路上灰尘太大引起的,所以今天一边走路一边咳。似乎金嗓子喉宝也没什么用。
徒步木斯塘(D2)雪山下的绿洲


在高处看KAGBENI的老区,也是我们刚刚经过的地方,曲德寺的金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而另一侧高大的古城堡已是断壁残垣破败不堪,城堡的主人以前是地方首领,也是贵族阶层,帮助洛曼堂国王收税治理地方事务。
徒步木斯塘(D2)雪山下的绿洲

几年前在尼泊尔看到的摄影作品就是这样一幅画面,雪山高原下的绿洲村庄与周围贫瘠寸草不生的荒野对比强烈,那种绝境求生,荒芜中的人类的力量与顽强在我心里留下了不灭印记,也让我第一次萌发了来木斯塘徒步的愿望。
徒步木斯塘(D2)雪山下的绿洲


徒步木斯塘(D2)雪山下的绿洲

在现实与记忆完美结合的地方,怎么也得留个影。Dhana走遍尼泊尔的山山水水,手机摄影很说得过去,除了喜欢把人物放在画面的中间。看过Dhana徒步珠峰时拍的照片,日落金山,雪山倒影,堪称大片。所以说摄影的第一要素就是人在现场,器材还是次要的:)照片里我露出慈祥的笑容,对未来的艰辛一无所知。
徒步木斯塘(D2)雪山下的绿洲

卡利甘达基河谷的另一端,有一道高大整齐的悬崖,像一道围墙守卫着kagbeni的入口。
徒步木斯塘(D2)雪山下的绿洲

KAGBENI位于峡谷山口内河道狭窄处,湍急汹涌的水流经过这里再进入开阔的谷地,就会发散开来形成渔网一般的辫状河道。
徒步木斯塘(D2)雪山下的绿洲


回望KAGBENI, 很幸运它出现在我的旅行中,即使短暂,亦是永恒。
徒步木斯塘(D2)雪山下的绿洲

徒步木斯塘(D2)雪山下的绿洲


走在砂石路上,眼前都是寸草不生的浅灰色山体,长年风化和缺少雨水浸润让沙石形成了各种奇特的模样,构成荒凉怪异的画面。
徒步木斯塘(D2)雪山下的绿洲


徒步木斯塘(D2)雪山下的绿洲


再次回望,同时看到Nilgiri和它旁边的Tilicho雪峰,2016年的徒步,我在Tilicho雪山的另一侧,遥望木斯塘对它无限向往。而今年我终于能够在这里徒步,梦想成真,很是开心!
徒步木斯塘(D2)雪山下的绿洲


走在古盐道上,不仅让人想起洛域王国几百年前的繁华,在食盐无比珍贵的年代,这条盐道是连接西藏与印度最重要的通道,载着食盐与各类商品的驼队就在这样的小径上崎岖前行,直到它渐渐没落。如今即使有了简易公路,驼队仍然是木斯塘山区运输物资的主要力量。
徒步木斯塘(D2)雪山下的绿洲


走了一段温和的上坡路后经过一个被围墙围住的大果园,有果农在门口卖苹果。立马买了几个,三个人分着吃了。实话实说,木斯塘的苹果和中国北方的不能比,品种单一个头小,但是这地方有新鲜水果吃就不错了。
徒步木斯塘(D2)雪山下的绿洲

果农的儿子围着我跑来跑去,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有着让我羡慕的浓长睫毛,很有镜头感挺会摆姿势的。
徒步木斯塘(D2)雪山下的绿洲


告别果园,再往前走,隔着山谷有一个小村庄。Dhanaz告诉我这是我们吃午饭的地方, Tangbe。Tangbe是进入上木斯塘的第一个村子,村民是尼泊尔的原住民,有自己独特的语言“seke"。 
徒步木斯塘(D2)雪山下的绿洲

Dhana带我们避开吉普车道,走捷径,就是一个V字路线,陡峭的上下坡节省一些时间。
徒步木斯塘(D2)雪山下的绿洲


经过的山坡上“长”出密密麻麻的如同恐龙背上尖刺一般的砂石混合体。
徒步木斯塘(D2)雪山下的绿洲


这一路经常可以看到三个小佛塔,分别涂着红、白、青三种颜色。这是因为木斯塘主要信奉藏传佛教的萨迦派, 这三个佛塔代表着藏传佛教尊奉的三位重要菩萨,即居中白色的四臂观音(慈悲),右边红色的文殊菩萨(智慧),  左边青色的金刚手菩萨(力量),他们分别是密教莲花部、如来部和金刚部的部主。
徒步木斯塘(D2)雪山下的绿洲


吃完午餐离开Tangbe,它是今天看到的第二个雪山下的绿洲。
徒步木斯塘(D2)雪山下的绿洲


迎面而来的山体如同悬崖,高达百米,形成一排排的竖道,仿佛古希腊的立柱密密地排列在一起。
徒步木斯塘(D2)雪山下的绿洲


这大自然的杰作让建筑师也会自惭形秽吧。
徒步木斯塘(D2)雪山下的绿洲

  中午时分照例妖风四起,至少这段路过往车辆少了很多,所以灰尘没有昨天那么大。
徒步木斯塘(D2)雪山下的绿洲

两个高大的砂石混合体的立柱在河谷的边缘,好像高大卫士,凛然不可侵犯。
徒步木斯塘(D2)雪山下的绿洲

下图前景是简易公路,中景是我们将要通过的村子,远景在高处山崖上隐约的白房子,就是chele, 所谓望山跑死马,从这里还要走两个小时才能到。
徒步木斯塘(D2)雪山下的绿洲

小村Chuksang的对面是高大的红褐色的悬崖, 村外佛塔林立。
徒步木斯塘(D2)雪山下的绿洲

小村庄有800多人200户人家,位于两条河交界之处,是传统的农业地区。10月份到处是一片丰收的田园牧歌景象。
徒步木斯塘(D2)雪山下的绿洲

女人们顶着午后狂风,在田地里劳作。据我几次来尼泊尔的观察,这里的女人吃苦耐劳,绝对顶大半天。
徒步木斯塘(D2)雪山下的绿洲

徒步木斯塘(D2)雪山下的绿洲

Chuskang只有一条街,入口处高大的佛塔非常醒目。
徒步木斯塘(D2)雪山下的绿洲


村里古老的民居墙体剥落,狭窄的小巷石板铺路,年代久远。
徒步木斯塘(D2)雪山下的绿洲

巷子上方的羊头有辟邪的作用,在木斯塘的村子里很常见。
徒步木斯塘(D2)雪山下的绿洲

村子的另一端,孤零零的立着一个佛塔,塔尖所指之处就是建在悬崖上的Chele村。
徒步木斯塘(D2)雪山下的绿洲

Chuskang海拔有3000米,自从进了村子,高反就如约而至,头疼的像有个锤子敲打着太阳穴。好在离目的地Chele不远了,慢慢走就是。

徒步客色彩鲜艳的冲锋衣点缀着尘土飞扬的土路,看起来没有那么单调乏味。走在Dhana和Kiran后面的,就是MIKE那队美国人。
徒步木斯塘(D2)雪山下的绿洲


Mike他们超过我们,走在红崖之下。
徒步木斯塘(D2)雪山下的绿洲


今天目的地CHELE在河谷的另一端,过了桥,回头看才发现刚才经过的红色崖壁上一字排开有十几个洞穴,离地有几十米高,非一般人所能及。木斯塘地区有1万多个这样的洞穴,有些洞穴留有壁炉、谷物储存箱和卧室等痕迹,应该是有人居住过;有些洞穴中的木床上留有超过2,000年的遗骸,显然是被当作墓室。而在其他洞穴中,发现了许多有价值的佛教文物,包括:壁画、手稿、手工艺品等,可追溯至14世纪左右。

据历史学家考究,木斯塘的洞穴在使用上可分为三个时期。其一是在大约3,000年前作为墓室之用,2010年在木斯塘南部一个名为Samdzong的小村庄附近,发现了一系列的群体墓葬岩洞。;其二是在10世纪作为住所之用,当时人们可能是为了躲避战乱而居住在此;其三是在15世纪作为仓库、军事瞭望所或打坐修行的地方,因为当时人们已经移居至村庄内。据说当年跟随DL的叛军也在这样的洞穴中居住过。
徒步木斯塘(D2)雪山下的绿洲


Chele村坐落在拔地而起的百米悬崖之上,悬崖上也有不少洞穴。进村子之前要爬一段没有30度也有40度的陡坡。这段坡爬的我很是艰难,忍着头疼喉咙痛和剧烈的心跳,几乎是三步一停五步一歇。
徒步木斯塘(D2)雪山下的绿洲


Chele村子地处狭促的悬崖上,村子很小,也只有一家客栈,建在村子的最高处。毫无疑问,和MIKE他们又是住在一个客栈里了。
徒步木斯塘(D2)雪山下的绿洲

尼泊尔山区的客栈(俗称teahouse)提供饮食住宿,房间都是狭小黑暗,非常简陋。最大最暖和的就是连着厨房的餐厅,这里混杂柴火和食物的热气,特别吸引疲惫的徒步者,晚饭前后大家没事儿就挤在一起取暖喝茶交流信息。智能手机这几年普及迅速,挑夫向导几乎人手一台。Dhana给我看他手机里的歌舞视频,才知道,他不仅是登山向导,还是个业余音乐家,吉他手,歌手,很有表演天赋。我鼓励他如果尼泊尔以后有像美国中国那样的天才show, 一定要去试试,毕竟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