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杜甫故里一游

(2012-05-17 21:56:33)
标签:

杂谈

    面对这样的题目,还真不敢写,其一,杜甫的名声太大,他的诗都是传颂千古的名篇。其二,本人确实是文化水平有限,根本就写不出什么来。但又崇敬大诗人的人品和他的诗歌,所以也就附庸风雅,到大诗人的故里巩义看看,到此一游吧,顺便拍几张劣照以示来过此地。杜甫故里一游

 杜甫故里一游
p1  一进这个大门,映入眼帘的是杜甫的石像,高大、冷峻、挺拔,给人以力量的感觉。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杜审言父亲)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杜甫故里一游 p2
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一生不得志,只做过一些左拾遗等小官,虽然被后世称为“诗圣”,诗歌被称为“诗史”,可在唐朝当时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
杜甫故里一游 p3
青年时期,杜甫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共同谈论诗,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

 p4  再往里走有五个展厅,虽然是古代建筑,但里面所展示的东西,都是现代化的感应影视像画展。就是你一站在那些泥塑前,感应器马上在画面上显示影视图像,讲的是杜甫的一生和他的诗。看着、听着画面上声情并茂的朗诵,不由得你不受感染。让人觉得太现代了。

杜甫故里一游 p5
杜甫的故里——笔架山

安史之乱(安禄山与史思明)爆发后,杜甫流亡颠沛,竟被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kuí)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杜甫死后,按其遗愿.,埋葬在今河南巩义市康店镇康店村西的邙岭上

杜甫故里一游
p6  只有笔架山和这个碑是原貌,其他都是新修的

杜甫故里一游

p7  这是笔架山下杜甫出生的窑洞
杜甫故里一游

p8  杜甫的死因有好几种版本,有说病死的、有说自沉于水死的、还有说食物中毒死的及消化不良死的。总之他的死给后人留下了悬念

杜甫故里一游

p9  不管大诗人是如何死的,他的一生是凄惨的。现在这新修的杜甫祠堂

杜甫故里一游

p10  这偌大的杜甫花园,真不知是对大诗人的崇敬还是讽刺?不过里面种的花还是蛮好看的。

杜甫故里一游
p11
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我们还是没有忘记的

杜甫故里一游 p12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故里一游 p13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杜甫故里一游
p15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杜甫故里一游
p16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故里一游
p17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走完这一圈,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诗圣”凄凉的一生与这么现代化的展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为了教育后代还是为了招揽游客?不得而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