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再次充电后的体会


标签:
杂谈 |
1、缠丝劲的劲是如何送力的?所有的力要从脚下起,要直接送到,不能在身上任何地方丢失。
2、不要刻意转腰。腰是以脊椎为轴,随下盘的重心移动脊椎平行的扭转。
3、金刚捣碓:提脚时,应是先提膝,放松脚。
4、单鞭:左脚落脚时,斜插出去,脚尖翘起,只有三分力落到脚上。
5、斜行:左手绕膝后拎起时右脚尖往里扣,用上右脚蹬地的反作用力。
6、掩手肱拳:手从下拉开时注意重心,由右脚蹬地使重心移置到左脚,手再从下往上画圆下压,压掌,重心平移至右脚,也要用左脚蹬地移重心。放松,力量蓄积在右胯,吸气。吐气时右手出拳,用一口气的力量右脚蹬地爆发出去。注意:力量要使在右拳上,右拳螺旋出去,腕跟拳在一条直线上,左肘往后与右拳对拉,拳不要往回弹,直出。还要注意合力,不能让力分散,各个关节的合力要扣到一起,这样才能形成合力。
7、掩手肱拳:重心的移动是平移,不要从下到上再到下的绕一圈,这样会分散力量。还要注意左膀不要折向后面。
8、青龙出水:右手绕圈是为了打敌人的下巴,所以要用到左脚蹬地的反作用力。发力时也要用到左脚蹬地的反作用力。
9、双推手:以前少了一个过程,单边后双手在右边缠丝后移到左边双手往外挡,右脚提膝后斜出脚,双手绕到左肩上合力,左脚蹬地重心移至到右脚,右脚尖外摆双手推出。
10、肘底拳:左手要从左后方画一个立圆再到前方。
11、右擦脚:下蹲时双手交叉高举过头。
12、左擦脚:拍左脚后,随着左腿成自由落体运动自然下落,轻松转身。
13、左蹬一跟:身体不要前倾。
14、击地锤:双手往右推出后右拳从右边平移到左边击地,不要从右边往上再往下击地。总之不要有起伏。
15、二起脚:下蹲不要太低,否则会跳不起来,稍微有点即可。
16、掩手肱拳前的过度:上下甩手时,注意上下手要有掤劲,手指立起。
17、每天练习掩手肱拳3次,每次10遍。先用双手往下发力。放松后再 双手平行发力。
18、小擒打:先提膝,右脚脚跟斜挫地,然后用右脚蹬地的反作用力将双手推出。
19、抱头推山:双手从下向两边打开后,到双耳下形成合力,用上左脚跟蹬地的反作用力将双手推出。注意:推至右腿膝盖上方,双手平行,要推到位,与左脚在一条直线上,才能形成合力。意念中好像前面有一人,你要挡住他,推他,力要用在双手上。
20、前招:左脚不要点在前方,要点在后面,身体转向45c°角。
21、后招:左脚跟往后迈,而不是往左迈,双手有往右前方外挡的意思。还是掤劲要出来。
22、野马分鬃:手和膝一起抬起,手要有往外掤的劲。
23、双震脚:双脚不是同时落地,先抬起右脚,跳起时在带起左脚。
24、玉女穿梭:双震脚后身体不是往左转,而是往右转,再蹬脚出手,这时右脚跟、右掌跟、左肘成对拉状态。
25、叉步云手:到并步时又有一个左脚往前挫双手往右前方掤的动作,成对拉状态。
26、摆腿跌岔:注意双手拍脚后,两手是握拳的,右手在右跨边握拳。
27、金鸡独立:做完右手的金鸡独立后,右脚开步时又有一个右脚和双手对拉的动作,右脚斜侧伸出,双手有往外掤的感觉。
28、高探马:右手沿着身体右侧捋出。注意:是顺着右胯捋,而不是捋到右后方。
29、十字手:高探马完了后右手下捋时要慢,左手从左边绕弧从上往下压,同时身体左转,身体左转下沉到位时,左手从上往下和右手从下往上相合到位,注意时间差。
30、雀地龙:腿下去时,右拳也要下到左腿上。
31、摆脚:左腿平扫再勾起,双手要尽量靠拢。
32、当头炮:双拳蓄劲时,蓄在右腿跟上,然后呼气时蹬右脚发力。
全方位总结:一、丢掉刻意缠丝,找劲,找合劲,整体的合劲。
布置的任务:一、每天练10分钟的单手缠丝,找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