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B5-7中心语文组潘小敏语文公开课《精卫填海》

(2019-11-05 09:08:38)
标签:

公开课

教育

分类: 公开课
活动主题:语文公开课
活动内容:《精卫填海》
活动时间:2019.10.31
活动地点:四(2)班
执教者:潘小敏
参与对象:语文教师
活动过程:
B5-7中心语文组潘小敏语文公开课《精卫填海》
B5-7中心语文组潘小敏语文公开课《精卫填海》

B5-7中心语文组潘小敏语文公开课《精卫填海》

B5-7中心语文组潘小敏语文公开课《精卫填海》

B5-7中心语文组潘小敏语文公开课《精卫填海》

13 精卫填海

 

教学目标:

1.认识“帝、曰”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少”,会写“帝、曰”等5个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

4.能和同学交流精卫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并能说出心中的精卫形象。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大海,你会用什么词?引导生用上“无边无涯、一望无际、惊涛骇浪”等词进行描述,凸显大海的辽阔。

2.讲述:在东海上空,有这样一只小鸟(出示课文精卫鸟图),它形状像乌鸦,头上有花纹,嘴是白色的,还有一双红色的脚(白喙赤足的精卫鸟),它每天飞来飞去,衔来树枝和石块,发誓要把这块大海填平。

3.启发思考:大海如此辽阔,一只小小的鸟怎能把它填平?它为什么要填平大海呢?

4.揭示课题:这节课就让我们来阅读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故事。

5.结合注释简介《山海经》:这个故事选自《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山海经》,读一读几千年前的神话故事,感受故事语言的韵味(板书课题、读好课题:谁填海?齐读;精卫干什么?再齐读)

6.认识精卫。你了解精卫吗?请大家关注课下注释 。

二、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1.引导生读准生字。

1)自读课文2-3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文,重点指导“少、溺、堙”的读音。(作业本T3-1

出示:少女                

3)重点指导写好“溺    曰    衔”。(作业本T1

4)男女赛读。

2.引导生读出课文恰当的停顿。

1)范读课文,生细听。

2)根据听读,借助标点,生自己尝试读好句子停顿。

3)引导生借助注释或插图,尝试读好句中停顿。

生试读后重点指导下面句子的停顿:(完成作业本T3(2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wéi)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 yīn )于/东海。(根据学情,可作示范朗读;再学生齐读)

① 引导生借助注释理解“溺而不返”中的“溺”的意思。在“溺”后可稍作停顿。

②让生说“衔”的意思,理解“常衔”的意思,根据语义,在“常衔”一词后可稍作停顿。

 (4)集体读出节奏。

三、理解课文内容,讲述故事。

1.生结合注释,自主理解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生逐句汇报,师相机指导。

预设1:炎帝有个小女儿,名字叫女娃。

1) 点拨:“炎帝之少女”的“之”是什么意思?(的)“曰”是什么意思?(叫)

指导书写:注意“曰”和“日”的区别,“曰”字要写得扁平一些,中间的短横起笔靠着左边的竖,右边不能靠着折笔画。

预设2:女娃在东海游玩,溺水了没有回去,因此变成了精卫。(出示句子:先朗读句子)

(1) 引导:古人说话的语序和现代人有区别,“女娃游于东海”用现在的说法应该怎么说?(女娃于东海游)“于”的意思是?(在)女娃在东海游玩。

(2) 点拨:“返”的意思是什么?(返回)

      “故为精卫的“为”怎么解释呢?(变成、成为)

(3) 指导书写:“溺”字左边要窄一点;“返”字要先写“反”,再写“走之”,最后一笔捺是平捺。

预设3:精卫鸟常常从西山衔来树木和石头,把它们填进东海里。(出示句子:先读句子)

(1) 点拨:用动作表演“衔”。

(2) 指导书写:“衔”,书写时提示三个部件占位平均,互相依傍,写得紧凑,特别是中间的“金”尽量写得纤细些。

 

3.读课文,你能连起来说说文言文的意思吗?

谁能结合文言文的意思和导图生尝试说故事内容。(作业本T3-3)

四、朗读并背诵。

1)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西山距离东海很遥远)

对于茫茫大海来说,精卫鸟是何等渺小,可她却往返于发鸠山山和东海之间,为了衔树枝和小石子,一个“常”字,夏日炎炎,我们仿佛看到精卫-----衔西山之木石,冬天寒风刺骨,我们仿佛看到精卫-----衔西山之木石;面对狂风巨浪,我们仿佛看到精卫衔西山之木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仿佛看到精卫-----衔西山之木石。可见,精卫“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的精神,让人可敬可叹。(坚韧、执着)

(3) 根据关键词提示背诵。

炎帝----,名曰-----。女娃-----,溺-----,故为------,常衔------,以-------。

五、总结:

本文讲述的是炎帝的小女儿在东海游玩被淹死后化为“精卫”鸟,常往东海投小树枝、小石子,想要填平东海的故事,体现了精卫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品格。精卫的精神让我们佩服,值得我们学习。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上,我们也要像精卫那样不屈不挠、坚持不懈。

六、作业布置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13.精卫填海

读懂文意    结合注释

讲故事      会想象

说形象      能背诵

 

 

 

 

 

教学反思:

五、精读课文,了解精卫精神

1、过渡:刚刚我们一起理清了文章的大意,那精卫为什么要填海呢?

2、生发挥想象,说说精卫填海的原因。

如:精卫痛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希望通过日复一日的努力将大海填平,不让它再夺取别人的生命。

3、说得真好,同学们想象一下,精卫能把东海填平吗?

4、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加以总结。

是呀,大海是一望无际的,而精卫鸟是这样的渺小,精卫鸟要想填平大海是多么的艰难,时间会是多么的漫长,但是精卫鸟依然没有放弃,还是日复一日地衔枝填海,由此可以看出精卫的身上有什么精神呢?

5、分析精卫的精神。——勇敢、不屈不挠、坚持不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