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摄影史来支撑创作

(2024-05-17 17:59:26)
标签:

观点

评论

摄影

中国摄影报

言论

分类: 摄影

褚福义

    随着全民摄影时代的到来,人人都成了摄影者。依笔者所见,职业摄影师与业余者的区别在于拍摄的照片有没有摄影史的脉络可寻。艺术的创新,不是凭空想象的,如果不是建立在摄影史论、理论基础上的创作,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我们应当看到,不少摄影爱好者甚至一些具有专业水准的摄影工作者,由于重技术、轻理论,不肯下苦功夫,贪图走捷径、求速成,拍出来的照片看起来总是似曾相识,缺乏个人性表达。有些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热情后,便步入了“瓶颈期”,慢慢对自己拍的照片越来越不满意,甚至激情消失殆尽,不自觉地成为跟风化的庸俗照片的制造者或推动者,这不只是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问题,而可能是没有完整的、系统的摄影理论的学习所致。

一些摄影爱好者或者职业摄影师,对摄影技术的把握已经很扎实了,拍出来的照片从技术指标衡量,可以说有了一定的水准,但如果把其作品置于摄影脉络中审视,却难以找到非凡之处。当然,技术在摄影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创作思路、脉络及创意的重要性远远胜过器材、技术和后期。好照片所携带的是摄影者的文化修养和思考能力,而只有对摄影史有了全面了解之后,拍摄时才不会湮没于种种花哨与流俗中。

我们看一些留名史册的艺术家,无论他们的作品让人看得懂还是看不懂,艺术史和摄影史无疑是他们创作路径上的重要支撑,他们始终都将眼光转向摄影史等理论研究,希望从中获取逻辑的梳理、思路的通畅,从而寻求自己的审美趣味,在众多摄影语言中兼收并蓄、学以致用,形成了自己的摄影风格。这种风格不是胡思乱想来的空中楼阁,也不是一味模仿的浅尝遏止。

   相信很多摄影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触,参加了一次高规格的摄影培训,发现老师们不再讲摄影技术问题,而是强调摄影史等理论对于提升摄影灵魂的重要性。所以,摄影人应该倾其一生把摄影当作一门外语去探究,从摄影史中丰富思想和内涵,从摄影史中获取审美支撑,深刻领会各种流派、风格的精华所在,博采众长,发掘潜能,完善自我。


                                         文章刊载于2022年3月22日《中国摄影报》一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