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4年05月17日

(2024-05-17 17:56:31)
标签:

观点

评论

摄影

中国摄影报

分类: 摄影

           褚福义

农历壬寅虎年来了,作为一项摄影界的“传统”,全国各地摄影组织和志愿者下基层、走乡村,为百姓拍摄全家福的场景随处可见。随着摄影志愿者手中相机快门声响起,发自内心的笑容被一一定格,浓浓的年味中洋溢着暖暖的情谊,这是摄影人送给各地群众特殊的新年礼物。

摄影工作者要通过手中的镜头与百姓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近年来,摄影志愿服务活动形式日趋丰富,持续开展教学辅导、创作培训、作品交流等活动,将“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深化了文艺志愿帮扶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文艺助力乡村振兴凝聚了精神力量。比如,四川省摄影家协会首创的手机摄影乡村辅导站志愿者服务项目就收获了群众的热烈欢迎。自2013年在洪雅县中山镇汉王社区创建全国第一个手机摄影乡村辅导站起,8年来四川省摄协先后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城市社区等建立了14个手机摄影乡村辅导站。各地手机摄影辅导站始终坚持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摄影工作者要抓住新春佳节走基层的机会,进行传统文化、民俗的记录。春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节日民俗也在不断变化,抢救性地记录一些宝贵文化遗产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手中的镜头反映传统节日文化习俗和文化内涵,记录文化形态也是摄影人的一种社会历史责任。无论是各大新闻单位组织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还是有关部门部署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都给广大摄影工作者提供了面对鲜活沃土和火热生活的广阔舞台。

摄影工作者要关注百姓生产、生活热点,把对生活的感悟融入作品。志愿服务活动往往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群众生活,要用心感受百姓生活状况,客观反映百姓精神面貌,同镜头捕捉带有泥土气息的题材,记录具有时代特征的百姓情感认知。在拍摄记录时注重从小处着眼,精心提炼,通过生动、典型的影像来传递能够产生共鸣的信息,从线上、线下两个维度,生动、立体讲好中国故事。



                                       文章刊载于2022年2月25日《中国摄影报》一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