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国呼唤摄影艺术
(2024-05-17 17:54:33)
标签:
中国摄影报观点评论摄影言论 |
分类: 摄影 |
褚福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着眼战略全局,对“十四五”时期的文化建设做出部署,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摄影作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一支文化力量,大有可为。中国摄影的发展不仅为新时代注入了精神动力,更是赋予摄影者不应卸下的使命担当。
摄影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生长并进化的,任何摄影作品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是观照时代、透视历史、彰显民族精神的一个窗口。物质性、技术性创造始终是有限性创造,而艺术创造正如艺术的翅膀,能够由自地释放人的情感和想象。摄影者可以按自己的情怀去展现世间万物,建造一个与时代相呼应的精神家园。一幅好的摄影作品的背后,应该站立着一位优秀的有着丰厚艺术修养的人文主义“学者”,应该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修养。
摄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准确地说摄影艺术是审美意识的视觉文本,是审美情感和观念的物化形式。因此,面对大众摄影浪潮,摄影文化不应仅仅影响、观照、浸润喜爱或者从事摄影的人群,也不应仅仅进行专业知识的传导、教化,而是要发挥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的作用。诸如,有关摄影的课程或者摄影培训活动,着眼点不应仅仅是拍什么、怎么拍的问题,而是要通过艺术实践和鉴赏,训练和培养摄影者的感受力、表现力、鉴赏力和分析能力。而我们的城市和街道,更要提供一些公益性质的可供播放优质影像的大屏,让艺术近距离接触百姓,使其受到艺术的耳濡目染的熏陶。
只有从专业角度引领大众,以文化自觉展现时代风采,才能让摄影持续弘扬社会新风尚、满足人民新期待、激发发展新活力。